沪港通投资手册:境内外投资人调查实录
沪港通规则在经过一系列测试之后正式出炉
9月26日收市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外披露《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试点办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引》。并称,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早在8月初,沪港通开通的有关时间表悄然确定之时,绿靴资本便历时近一月对来自于内地和海外的意向投资人和机构投资者进行了一系列问券调研工作,最终形成了这一份《绿靴资本:“沪港通”投资者报告》。
其中,针对沪港两市投资人对于对方市场的了解程度,以及目前机构对于市场关注度较高问题的制度安排等,进行了着重的点评。并通过调研机构关注的问题,针对内地和香港证券市场托管体系不同、衍生品市场环境不同、融券卖空机制不同,以及结算机制不同,以及是否会对汇率产生问题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解读。
第一部分:内地投资人调查实录
日前,绿靴资本通过走访、电联,及与部分券商营业部进行合作,针对内地投资人参与沪港通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调研。
1.投资人参与港股通交易意愿
点评:投资者表示在沪港通开通之后,内地投资人有意愿参与港股通交易。
2.投资者对港股市场交易机制熟悉程度
点评:调查样本多数集中在部分了解和了解较少两个维度。部分投资人已经具有通过其它渠道参与港股交易的经验,完全不了解港股机制的占比最小。
3.内地投资人眼中港股市场最具吸引力的优势
点评:内地投资人更热衷于港股市场T+0回转制度和无涨跌幅限制等特点。这也是内地投资人对于港股市场最直观的印象,在港股与沪市的区别上,还需要增加一系列的投资知识普及。
4.内地投资人参与港股通动机
点评:内地投资人的投资将会延续一定的A股投资经验,内地投资人在与港股投资人同台竞争中,将会出现一些市场化的磨合现象。
5.参与港股投资还将关注什么产品
点评:内地投资人对于海外市场的衍生品交易兴趣比较浓厚,另外,港股市场的基金品种也是部分投资人首选的目标。一方面反映出一些A股投资经验将延续到港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投资人对于新类型投资标的有参与意愿。
6.对于港股市场最大的风险担忧
点评:部分内地投资人对于是否会适应A股的交易机制仍然有一定的担心,对于税收问题的担忧较小。这一调研数据与境外投资人关心的截然相反。
制度安排分析:
沪股通对融资融券进行了放开,并在额度限制方面,《试点办法》提出了更加细化的安排。此外,沪港通的总额度余额计算公式亦有调整。并对沪股通、港股通可能发生的交易异常情况的处置措施、市场公告等事项作出了细化明确。
为防止风险的跨境传递,保障沪港通平稳安全运行,《试点办法》完善了关于交易异常情况处理的有关规定。
第二部分:境外投资人调查实录
日前,绿靴资本通过内地券商香港子公司、内地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以及海外知名券商类机构,对海外投资人借道沪港通参与A股市场进行了调研。
1.海外投资人参与A股意愿
点评:大部分调查样本会选择观望一段时间后参与,也有部分暂未考虑参与A股市场投资。约占四分之一投资人表示会迅速参与。
2.投资A股以及选择具体个股的目的和动机
点评:看好内地整体经济发展预期,策略配置A股市场的,与通过个股分析进行选股的占这一论题主要部分;此外有部分投资人看重AH股的价差因素。也有部分投资人在港股市场有投资A股ETF经验,转移至A股标的可降低成本。
3.投资者对参与沪港通运作机制关注点
点评:港股投资人在进入A股之后,最关心的仍然是交易机制因素,此外则是税收政策,10%的资本利得税是否征收更是关注焦点。反而对于汇兑风险考虑较小。根据上交所27日的计划测试内容来看,税收费用的内容尚是首次出现,但资本利得税、红利税都不在计划内,且测试征收的税项内容只有双边0.1%的印花税。
4.针对市场风险的主要担心因素
点评:A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内地投资人的炒作风气,为海外投资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宏观经济的担心只占少部分。此外,对于一些政策的落实进程带来的市场影响担忧甚微。
5.希望借道沪港通参与内地其它标的类型
点评:海外普通投资人对于A股的指数化产品相对熟悉,近年来内地市场非标准化投资高收益的印象也传递到了香港市场。此外,部分投资人希望银行间市场的债券标的能否放开。
制度安排分析:
《试行办法》对分红派息、配股等海外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政策面体现。不过对投资人关注的税收问题等,并未进行规定,仍需政策面进一步设计。在衍生品使用上,双方市场要求设计衍生品的话,可能仍需接受批准。目前,上交所可以在对个案的监管调查中,通过联交所或其证券交易服务公司要求香港券商提供其背后的投资者信息。
第三部分:“沪港通”机构问答录
根据绿靴资本针对海外知名券商人士、券商香港子公司人士,以及内地和香港资产管理类机构的调研,目前这一类机构主要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内地和香港证券市场托管体系不同、衍生品市场环境不同、融券卖空机制不同,以及结算机制不同,以及是否会对汇率产生问题等。
9月26日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试点办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引》,对相关问题也进行了说明,本报告将以“制度安排”进行呈现。
1.沪股通T+1结算与港股T+2结算
机构关注度:
★★★★★
据绿靴资本调研,关于这一问题的影响机构分为两派,部分认为,沪股通T+1结算与港股T+2结算影响较大,也有部分认为,香港实施具备承担交割义务功能的第三者结算制度,影响有限。
免责声明:本站行业新闻资讯栏目所提供的内容有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