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互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金融与互联网 > 金融互联

金融互联

互联网如何改变金融

2016-02-09金融互联
写了那么多的互联网金融的文章,一种被认为扮演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公敌的角色,事实上,我其实一直很看重互联网的重要性,在人类生活日益被互联网给改变的今天,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背后其实更多还是反映人类

写了那么多的互联网金融的文章,一种被认为扮演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公敌的角色,事实上,我其实一直很看重互联网的重要性,在人类生活日益被互联网给改变的今天,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背后其实更多还是反映人类行为逻辑的,从这个角度看,金融不被影响和改变是不可能的。只是我不认同,互联网颠覆金融这个说法罢了。

谈互联网颠覆金融,不如谈互联网改变金融或者重造金融可能更适合和贴切,我们回头看几千年的历史,任何一种新技术的产生,都改变了很多业态。这种改 变其实是底层生态的改变,是所有的行业都会面临的改变,是环境变量,所以,是一种威胁的同时,也是一种机会。我们回头看IBM生活了一百多年了,但是期间 从没有因为某种技术改变,而使他消失。其实最终消失的是那些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企业罢了。

我们回头看金融机构,自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银行制度确立之后,其实也面临了很多的技术性变革的危机,但是金融机构利用了技术性的变革不断的自我升级 和进化,反而导致比尔盖茨认为的21世纪的银行不但没有成为恐龙,反倒成为更恐怖的存在。通过技术,金融机构也不断的进行机构调整,业务调整,服务调整, 我们回头看银行业的历史,很多存在过的部门的确都消失了,但是金融机构却从没有消失,也反映了这个判断。大家都看到传统金融机构从过去的手工记账,到九十 年代的电算化,在到之后的数据后台集中化、网络化,都是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自我革新和升级的表现,互联网的出现,给了传统金融更好的武器和工具来自我 优化和升级,以及提高效率,这个反应的是互联网和金融的融和趋势。

事实上,我自己对于金融的理解,金融的本质存在于人类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有效进行资源分配是金融的基础,可以说,在实现人类实现按需分配之前,金融就有存在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本身是不会消失的,也不会被颠覆。

而金融中介在期间扮演的角色来看,金融中介本质是更有效帮助发挥金融资源调配能力的相关机构,跟金融扮演的角色其实是一样的,之所以金融机构可以提升调配资源的效率背后一般是需要具备两个优势,第一个优势是功能性优势,第二个是比较性优势。

简单理解前者是只有我能做,而你做不了,这个可能是有能力问题,也可能是牌照问题,以及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能力问题能理解,例如有些专业机 构,是需要非常资深的专业能力才能进入,别人一般做不了,牌照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我做是合法的,你做是非法的。这些问题导致了这个事情,我可以扮演这 样的角色,你来扮演就是非法的。

后者的理解是,我能做的,你也能做,大家都一样。那很多人说既然都能做,这类机构就可以被取消了,因为这类机构的中介意义不大,怎么说呢?举个例子吧。黄牛,他排队买票的事情,其实你也会去做。快递,也是一样,都是简单生产的工具,但是事实上,你不可能去做这些事情。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机会成本不一 样,你去连夜排队买票的代价很大,你就少赚很多钱,他无所谓。你们成本不一样的。第二个原因,事实上,因为术业有专攻,虽然都是排队,人家就是排的比你 好。熟能生巧之后形成的一些基本优势还是有的。从这个意义讲,大家都认为去了中介成本最低,我反倒不这么看,哪怕在流通环节,也是要做区分的,不是每个事 物去了中介成本最低。

即使如同淘宝,目前来看,更多反映的还是一种掌握了互联网技术的中介(淘宝店铺)打败了另外一个不具备互联网技术(线下店铺)的情况,也并非是去中 介的概念,另外,从一定意义来讲,淘宝本身也是个大中介。天猫倒是部分具备去中介的特征(很多店铺是直接生产商开店铺,也有很多也并非是生产商)。但是京 东整体并不反映,京东的背后是线上中介打败线下中介。

这里核心讲述的其实是,无论什么原因,撇开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牌照和非牌照的原因,就在能力一致的情况下,中介都是不会被取代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 比较性优势的不同,从这个角度而言,去中介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都不现实的。我们学经济学,最基本两大基本假设,第一理性人假设。大多数人都是理性选 择的。第二是资源稀缺性和人类欲望无穷假设。所以,只要是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比较性优势就是不会消失的,那背后中介体系必然是不可被取代的。从这个角度上 来看,金融这个事物的产生背后的逻辑就是社会资源稀缺,这个大前提的存在,我个人认为“去中介化”就是不可实现的。必然需要中介存在。哪怕现在的金融中介 消失了,事实上还是会出现一系列别的中介业态,可能叫法发生改变而已。但是本质他还是中介。而且还是金融中介。

从这个角度阐述,谢平教授的去中介论,我个人就不太赞同了,而且,谢平教授所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极低,是促成中介消失的主要因素,我个人也是不赞同 的。信息不对称这个事情反倒可能是金融中介产生的一个因素,为什么这么说呢?事实上,信息不对称的大幅度降低是社会进行风险定价的前提,只有充分信息之 后,风险定价其实才有可能,而风险定价的背后就是风险差异的认知,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的看法不同而产生的风险判断不一致。这个其实是市场化定价的基础。

市场上非常普遍的情况是,同样的基本面情况下,有人卖出,有人买入,大家对其的风险预期是不一致的,最终博弈之后形成市场均衡的看法,其实恰恰反倒 说明了信息对称之后,也无法解答风险判断的问题,纯信息不对称的解决就可以使得资金自由往来于不同主体是不现实的。信息不对称只是构建人类风险认知的一个 很小的部分因素,同样的西湖边的一块土地,由于各自过去专业不同,经历不同,甚至背后的资源不同,最后都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信息不对称是无法抹平这之间 的差异的,这种差异的认知的解决需要专业机构的参与。

所以,关于互联网是否可以使得金融去掉中介这个争论,个人感觉没有太多的可以值得争论的地方,但是这个问题扩展开去,我并不是认为互联网不影响金融 格局,恰恰相反,我个人到是觉得因为有了互联网的出现,虽然不可能去中介,但是互联网改变了中介的产生方式,也改变了中介的运营方式,互联网的出现,会不 断瓦解大中介体系。而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这种改变中介的生产方式对金融格局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简单的去中介这个提法。

互联网的世界改变人类社会最大的其实是一个核心点,就是把原先层级制的社会组织架构给打散了,分化了,原先集中式的组织管理体系,在互联网的世界 里,变成了松散的组织管理体系,类似化整为零的概念,原先的情况下,化整为零的模式,由于缺乏相互联系的工具,很容易变成散兵游勇被单独击溃,形成不了合 力,所以很难生存,但是因为出现了互联网的模式,散兵游勇的态势,可以随时化零为整的同时,又实现了随机组合、特定组合等一系列的组合模式,也就很容易在 需要的时候,化零为整,形成合力,不但更加灵活,也更加的去层级制,现在的微信其实很反映这个特征,很大程度的改变了社会架构。

这种架构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我个人理解是这种架构改变了层级制管理模式的同时,彻底的颠覆了过去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的生产方式,我一直在思考“乱 世出英雄”这段话,乱世为什么出英雄呢?因为乱世彻底打散了社会层级制架构,使得人才的产生方式不在是过去阶梯制的上升通道和标签化的产生模式。徐向前 28岁就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16岁的肖华是少年共产国际政委,乱世让社会更趋向扁平化,人才产生方式出现了变革,稳定社会制度下,通用的标准模板是,考 试,考试,在考试,然后都考过了,给你个博士学位标签,这个时候,你就是人才了。但是你是不是真的是人才?不知道。互联网就改变了这种模式,互联网改变了 过往纯粹依靠面试,简历,专业,毕业院校来简单评价一个人的方式,我称这种方式是事前行为,是对结果的不可预测的,选对了就是对了,错了也就是错了,但是 互联网不是这样筛选的,互联网里的人才产生方式一般是结果论的,而且范围更加的扁平化,也更为直线型。

互联网是怎么选的呢?大家看中国好声音,里面的专业选手,不是音乐学院的高材生,甚至都没读过书,但是他唱的比那些读过音乐学院的人还好,比那些牛 逼哄哄的歌手还好,谁给了这个机会?互联网给的。在雪球财经、新浪微博里发表专业见解的人,未必是什么大公司的行业分析员,他的身份可能只是某个小公司的 前台职员,在爱卡汽车上发表某些汽车知识的专业程度近乎于工程师,但是他可能只是某个修理厂的修理工,更不用说某些军事发烧友,他只是个热爱军事,虽然懂 上天入地的军事工具,但是他可能只是个住在某地下室里的北漂。大量的牛逼人才由于层级制的管理模式下,无法脱颖而出,原因很多,但是互联网给了这些专业人 才特定机会,我接触很多大型投行的专业人士还有很多券商基金研究人士,也有很多基金经理,事实大量的投资人都在为他们的出入五星级酒店的费用而买单,事实 他们并不具备专业能力,他们之所以是专业人士并非是因为他们的专业能力,而仅仅只是因为他们在专业机构里,甚至他们自己都极为讨厌他们所做的每件所谓专业 的投资决策,对他们而言,也只是一份工作罢了,互联网的时代里,这样的大部分人构建的中介体系可能会被瓦解。

很多人会说,人才产生方式改变跟中介有啥关系,我个人感觉逻辑是是这样的,对于很多的机构而言,人才的决定性因素其实是很大的,萨缪尔森一己之力把 麻省理工的经济学院推向了世界经济学的一流学院,尤其在金融资产管理能力领域,个人能力极为重要,在人才产生方式改变之后,随之而变的是以人才为核心基础 的中介产生方式也会发生改变,大量的依附于这些个人能力之上的小中介日渐崛起,最终可能会成为抗衡过往传统金融模式的一股力量。

其实,现在一些资产管理领域里的业态,已经逐渐反映出这种特征了,例如现在一个又一个微信群,每个群的背后都是一个自发形成的小中介体系,他们定期 探讨一个话题,然后共同决策一个行为,他们白天在不同的公司上班,工作之余会自发聚集在一起探讨共同兴趣爱好的东西,这种模式是自发的人人组织业态,可怕 的地方在于都是一堆充满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而爱好则更容易让大家激发热情。第二在于通过这种方式,极大的降低了运营成本,各个不同的阶层的人是因为需要而 被聚集在一起,各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完美的分工合作来自于爱好的同时还来自于自发的磨合。微信群比较集中的反映了社会分工打破了层级制和组织分工社会自 我优化的特征,事实上每个微信群的背后都是个小中介。

许多个人具备魅力和能力的人,这种魅力和能力是通过互联网里不断的展现脱颖而出的,并非是前面说的学历和外在标签所给予的,可以把不同的人聚集在一 起进行特定化运营。大量的越来越多的优秀人会形成特定小而美中介体系,或许会改变原先的公司化运行模式,虚拟组织的出现,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力外延是得到 延伸的。因为,理论上对某一事物对能力的要求是可以通过需求来实现的,互联网提供了这种可实现的路径。这种化整为零,同时随时可以自由组合,自我优化的方 式,其实某个程度上,只有通过互联网才能予以实现。而且会不断的得到强化,需要的只是一个较好的协调机构而已。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这种业态,也是有缺陷的,就是不能无限扩大他的能力外延,所以,只能形成小型组织,因为是建立在某一特定能力的基础 之上,就必然会不断的分化,很难集合,更重要的也会出现大量的极端无效组合的情况,因为自发的背后其实也是无序组织的一个体现,靠谱的组织的出现的同时, 必然会出现大量不靠谱的组织,但是相对于组织化的公司体系而言,这种不靠谱的代价相对较低。

这对这种人人组织,有人认为可以颠覆金融机构,我个人观点,如同后面阐述的意义,他们的单一组织体系是无法对抗以制度为基础诞生出来的很金融机构 的,传统的金融模式,主要是银行为代表,这些机构存活的前提是制度性保障,是特许经营权,很难说是能力为基础,甚至是能力厌恶型机构,所以他可以通过制度 不断扩大规模,从而来保证整体的外延可以不断增加,对抗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但是由于大量的小中介体系的增加,事实上跟大中介是在 一个锅里吃饭的,小中介的不断兴起,会对大中介总是构成打击的,尤其在一个市场上大中介占比达到90%的时候,对大中介的分化和削弱是必然的趋势。

在金融领域里面,小中介是以什么形式体现的呢?会如何进行改变呢?我自己的理解是两个方面的,第一个是我国的未来会出现大量的基础于能力优势或者平 台优势为基础的小中介,形成了融资中介生态。互联网的出现会让很多本身具备金融属性的业态具备金融属性,我称之为泛金融化,这个其实是有的,事实上金融在 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你去洗脚店,冲储值卡,这个行为本身也是一个金融行为,你打麻将,出现了欠债行为也是金融行为,在大量的贸易领域里面,金融现象就更 加的频繁,但是由于过去,缺乏技术的可实现性,使得这些业态,无法进行金融操作,但是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的出现,使得他们可能可以进行金融业务 了。金融定义越来越模糊,边界越来越不清晰,跨界出现了。所以,大量的小金融中介业态出现了。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现状的文章,我说京东其实没必要跟金融机构合作,他完全可以自己来做金融中介,怎么做呢?做P2P呗。京东其实是国美、苏宁模式的 线上化,也是拖欠大量供应商款项的,对于京东而言,这个本身就是一个金融行为,通过拖欠供应商款项来实现自我资金沉淀,但是对于供应商而言,变相其实是给 予京东融资的模式,但是他们的自身现金流就很紧张,所以迫切需要融资,一般而言,首先想到的是供应链融资,但是我觉得金融机构效率太低,而且个人感觉对于 这部分的客户而言,银行是缺乏风控能力的,对于银行而言是无法有效进行特定区域群体的风险筛选的,他没有京东更强的控制力,即使获得了表面上数据,筛选成 本也会很高,但是京东可以,事实京东对于这种客户的融资,跟借给自己的钱,本质是一回事,筛选成本就会很低,因此撇开金融机构的合作,采取P2P的模式, 完全可以创造出一个以京东自身为基础的金融模式来,相比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可能风险更小,而且实现了特定生态圈里的金融优化。

阿里金融,有一段话的描述说,阿里金融操作一笔贷款业务的成本是6.7元,银行是3000元,貌似是这么说的,这句话对也不对,因为6.7是有前提 的,只有在阿里自身生态圈里才有6.7块成本,离开了这个生态圈,操作贷款成本可能是6.7万,因为要建更多的机构和人力成本。从这个角度里看,阿里体系 内搭建金融的成本是远低于银行成本的,属于闭环业务内的操作成本分摊的概念。从某个意义上,阿里金融也是一个崭新的金融业态,在体系内他可以较低成本来对 抗金融机构,从而他也是在蚕食了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

我相信未来会有很多这种立足于生态基础上的金融模式,其实之前,我也见过不少,有立足于钢铁贸易领域的,因为他有比银行更广泛的钢材贸易消化渠道和 钢材贸易监管渠道,有立足于房产的,因为他有比银行更有优势的房产定价和房产消化优势,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切入细分行业,形成独立于银行风控优势的领 域的P2P,最终其实是撇开了传统金融机构,实现自我金融化,之前进入不多的核心原因,个人感觉还是因为市场不明朗,这一类机构都不愿意碰灰色地带的原 因。

上面说的几种模式是依附于基础性生态优势介入金融领域的,我也见过纯粹依赖于能力介入金融领域的(确切的说,大量存活的小贷公司和担保就是这类模式 的典型),事实上,由于我国的金融机构可能更多扮演的间接融资的角色,银行在期间里面扮演了很多层面的风险评价的作用,但是这种风险层面的评价,其实在现 实中会发现也非常脆弱,甚至可以说,银行离开了制度性的保障,就专业能力而言,大多数银行的员工跟社会融资人员可能相比较而言,并不凸显过大优势。甚至可 能不如。

民间金融存在几千年,虽然事件屡有发生,但是总体而言,还是表现出了较为强悍的优势。但是这些民间金融的背后其实更多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一旦是需要 能力作为基础,就意味着业务规模无法批量可复制,就没办法业态做的足够大。所以,都只能以较小的业态存在,而且更好玩的是一般操作民间借贷的人士,一般都 是依赖直觉和天赋来实现的,当然也有部分是通过过去的经验来实现,当然说运气成分也不为过,这些具备一定特定能力的人,过去的从事金融,主要是民间借贷为 主,偶后也不少投身到担保、小贷、信托等领域,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可能也给了这些人一些特定的机会,使得他们可以从原先更多是以熟人圈作为基础不断扩展到 陌生人圈子。杀熟变成了杀生,本质都一样而已。

两种模式上,我比较看好的是第一种个模式,第二种模式我不是很看好的原因是因为我不太相信,在纯信贷领域里面能力性因素的重要性,我还是比较坚持个 体金融靠天吃饭这个说法,能对抗终极风险的其实只有制度性优势,依赖能力很难进行风险对抗,在大势面前,单一的个体金融只能选择做和不做,不能决定最终未 来,小范围或许可以,但是大面积基本不行。与基础于能力的模式不同,第一种模式就相对比较简单,在基础性优势领域里面,他并非跟传统金融机构正面对抗,他 是依附于实体基础而衍生出的金融模式,相对风险较低,甚至可以说银行会趴下,他也未必会趴下,而且第一种模式很多时候,跟自身契合的很紧密,是否出事跟本 身机构是否趴下,已经成为一个事情,从这个角度看,第一种模式的成功性远远大于第二种。

我相信未来会有不断的各种更具备金融属性的业态会考虑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来介入到金融领域里来,互联网在这个层面上,一方面是扮演了让机构出来的作用,一方面是扮演了技术的可实现性作用,后者更重要一些。

但是在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领域,我对这种单纯依赖能力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可能就更看好了,他们或许具备打败传统金融机构的可能性,这类机构更加 凸显和注重个体对市场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这种能力的凸显是很难是可培养和可批量复制的,很难说一个高盛走出来的人,一定就比草根崛起的人有更好的市场 认识,更好的风险辨别。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的这种能力扁平化产生模式,就更具备现实意义,我曾经断言,银行主导的私人财富部门未来会不断被互联网化 的财富管理模式给抹平,因为在传统金融机构对于能力的认知更多依附于资历,就职条件、职业执照等一系列定性化的判断,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以结果论的,而且 能力为基础的管理,一般都带有极大的能力瓶颈,超过一定的规模,管理能力就会失去,从而使得业绩会退化,能力就不能被覆盖,也不能被批量可复制,另外这类 模式最重要的是能力会分化,什么意思呢?一旦一个人具备了能力之后,他就会离开这个组织,自我构建一个体系。只有如此才能让能力和他所认为的回报得到对应 起来,所以这个领域最终是必然被不断扁平化的领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因为会极大的加剧了能力的分化和在生产,从而会产生大量依附于这些能力基 础上的单个小中介,在纯市场竞争格局里面,例如美国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家族财富的财富管理公司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工作室,但是这些小工作室背后的人物都是 在业内被证明极为具备财富管理能力的个人。组织体系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个体能力。互联网在这方面是有意义的。

所以,我第一个关于互联网改变金融的观点,就是未来会出现大量的小型业态金融中介机构,他们会分化和蚕食传统制度性保护的金融中介,但是也只是分化 和瓦解以及蚕食为主,对银行、券商、公募基金等,应该都不会击垮他们,只是蚕食,因为这种业态由于具备极大的负面性,而且的确需要足够大的规模才能对抗整 体性风险,也更容易被监管,同时背后也带有社会稳定因素的金融模式,互联网的冲击是有边界的,不可能无限的,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这类金融融资模式在社会整 个融资占比比例过高,所以,从短期来看,数据反映上我觉得会经历一个互联网金融较大的冲击期,其实,本质而言,我自己的结论是也不单是互联网金融,任何一 个非管制在内的金融业态生长,哪怕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每一步成长,其实都是建立在银行业的相对萎缩的基础上的,由于我国的整体经济必将不是过去高速增长的 情况,所以,必然是此消彼长的结果,但是最终一个相对均衡,传统金融业还是会占据总融资部分的较大比例。

而且从中介产生的业态来看,相对低能力门槛领域里可替换性很强,但是在一些强能力或者是高准入门槛领域里,事实上专业性和规模性中介的门槛是不可能 消失的,中介的诞生是不容易的,例如在一些大型基础建设领域、军事项目、大型项目等等需要极高金额和能力门槛,发挥作用的还是大型商业机构,这个角度来 看,因此社会融资总体构成部分,从规模上来看,必然还是传统金融机构为主。

从竞争态势上来看,我个人感觉虽然这种小而美的金融业态,对银行业的整体蚕食也好,瓦解也好,最终从整个社会而言,是有好处的事情,对传统金融机构 也是有好处的,因为补充了传统金融所永远无法惠及的层面,尤其在管制金融的情况下,事实上,也是因为有了管制,才造就了一个相对开阔和暴利的空间,让非银 行金融机构可以挤入,如果管制取消了,整个竞争一致的情况下,相对暴利的趋势本身会被不断的抹平,所以,管制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社会,而不是参与者,参与 者都是得利者。大量抱怨进入不了银行体系的民营金融其实也是受惠者,对于屁民而言,其实财是最期待管制放开。

所以,结论是最终的市场格局在管制的情况下,大量的金融业态其实是服务了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服务的更好的那部分,而管制取消之后,则是会形成相对具备 各自优势的金融业态,而且竞争更为充分,相对均衡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对参与者而言,则更为残酷,这里面更由于金融本质是借人家的钱赚钱,带有极大的杠杆功 能,从而造成的负面性也不可小看,会造成社会动荡。过去稳定压倒一切的背后其实是风险不断堆积。

从这个推演过程来看,事实上我国目前P2P的确是具备较大想象空间的,但是说实话,也只是理论上的,因为目前的P2P从运行结果来看,是无法解答一 个核心的命题的,线上线下不是关键的问题,关键问题在于就是没有特许经营的一个金融机构如何有效的控制风险,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现行的P2P机构 中,无法有效解答。

前几天培训,很多人问我该如何参与金融业务,我其实回答很简单,你就问你自己敢不敢拿自己的钱去玩?每一笔放贷,你自己敢不敢放。如果你自己都不敢,我建议就别玩了,因为拿别人的钱去放贷,后果更严重,危害性更大。

现在的P2P的问题就集中体现在这里,由于准入门槛过低,导致了整个市场的相对较为泛滥的竞争,而普遍却没有反映出核心的风险控制优势,这个命题无 法有效解答之前,规模越大,就必然都是地雷,从纯理论角度来看,我个人还是感觉目前没有任何生态基础,纯粹依赖所谓的专业风控能力进行P2P运作,还是具 备理论上的生存可能的,但是这个生存所需要的能力和运气太多了,大部分人是不具备的。当然这个结果虽然可以预见,其实我也是倾向于通过市场有效竞争来实 现,结果的优胜劣汰比单纯的进行事前牌照发放更有意义,政府既然允许P2P进行业务操作,短期没有做监管的打算,那就不要动辄在失败之后扣上非法集资的帽 子。

我曾经针对某区政府打造互联网金融中心的时候提过三不怕建议,我说,要么管起来,如果真没想好怎么管,那么做互联网这东西,就是需要三不怕,不怕砸 钱,不怕失败,不怕出事。P2P本质其实只是一种投资理财的方式,既然允许P2P的模式在中国实施,那就不要怕出事,尤其是群体性事件,对于大多数老百姓 而言,其实也是很好的风险投资教育,从来没有只赚不赔的事情,但是反过来,政府也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配套性事件,简单也是三点。

第一要进行足够的道义提醒,针对这种新型的P2P模式,无论是什么模式,必须尽到道义提醒责任,这个是政府必须应尽的义务,道义提醒要充分,提醒广 大投资人,P2P的风险在什么地方?充分揭示之后,政府其实是免责的。关于这个风险,我已经写了太多,这里懒得提了。过去那种,出事之后一抓了事,至少是 不负责的。

第二还是要严格进行行业规范,将P2P的投资理财这种模式纳入到理财产品的管理规范条理来,至少不能动辄写保本保收益之类的明显具备误导性质的广告,相对监管要规范。

第三还是要为P2P的规范建立起合适的配套系统,一方面征信系统对接工作是应该而且有必要建立起来的,针对债权流转模式,要么出台法律进行规范,要 么就是建立债权转让登记系统,让债权转让的行为进行公示,来替代以前模糊不明的“通知”。从而规避大量无效债权的转让甚至一女多嫁的行为。

对于P2P而言,相比于一年前的悲观态势,我个人感觉P2P首先是好东西,其次是取决于谁玩,未来相信不少大佬在行业相对规范之后,进场的可能性越 来越大,而大量之前进入整个行业的草根们会集体退潮,目前的第一波P2P会在未来一年内陆续离开,但是更大的狂潮在这之后或许会兴起,冲击力更大,第一波 是蚂蚁,第二波可能是另外一个领域的大象了。

这里面就衍生出第二个观点了,第二个观点就是任何一个非金融领域的大鳄都无法单一有效对抗传统金融机构。这个其实是针对目前轰轰烈烈的阿里金融、腾 讯金融等模式提出来的观点。事实上,阿里金融理论上已经具备了汇款,存款,贷款的银行所有的功能了,所以很多人认为阿里具备了颠覆金融机构的可能性。我提 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没有获得牌照的情况下,永远进入不了真正的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范畴,牌照其实是强壁垒,阿里现在有第三方支付,有余额宝,有资产证券化,有小 贷,其实回到最后一系列的业务组合之后,才勉强达到了具备金融的初步雏形,但是这种不持有牌照的行为,使得其介入金融业务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阿里的资产 证券化很多人说等同于吸储,我个人感觉还是比较扯淡的,先不论阿里的资产证券化的成本至少是银行目前吸储的成本的8倍以上,就单结构而言,阿里都必须先形 成债权池,然后才能打包做成证券化,从交易结构而言,还必须自身拿出较大的资金来做次级,才能形成8%左右的吸储成本,这个交易结构的核心,就使得阿里的 整个规模就非常难以做大。吸储在阿里的这种模式下其实是衍生性行为,并非驱动型行为,阿里只有不断做大资产池,才能有不断的吸储行为,而且吸储金额被限定 在资产池的70%以内,其实更低,资金使用效率是非常低的,成本却又很高,千万别来跟我扯支付宝上的钱很多,很便宜,这个钱,阿里是不能动的,哪怕一分都 不行,弄不明白这点,先找地方学习常识。

所以,这个模式回到核心一句话就是阿里做了那么多那么多的事情,回到最后才勉强做到了银行一张牌照就可以做到的最基本的一块业务,但是就成本而言, 是银行的数倍之上,这个是典型的不一致的对抗,我上一篇说过,阿里如果要做阿里金融,是必须那牌照的,否则没办法玩,永远只能是自己生态体系里的自娱自乐 游戏而已,跟金融搭边不大。不过我到是真比较认同这个模式,所谓交易衍生金融,金融驱动交易。是个相合相生的生态体系,这个才是符合马云的战略的。走出这 个体系,个人感觉不符合阿里战略。

所以很多人就寄希望在阿里获得牌照后的能对抗正规金融机构,怎么说呢。首先拿到牌照之后的竞争其实是一致竞争,阿里金融本身就是金融机构的一个了, 在这个层面,我有两个观点,拿到牌照之后,一个淘宝和一个天猫,哪怕交易额在放大三四倍,也养不起阿里银行,因为商品流通型行业对金融的信贷需求有限,从 这个角度看,阿里成为银行,必然要走出淘宝体系,走出体系外的阿里银行的成本是现在的几何倍数的增长,阿里曾经所有的优势都荡然无存,什么数据优势,那也 就唬唬人的东西而已,也有很多人说阿里可以拿到几百亿的支付宝的存款,先且不论这个数额算不算大,就姑且就某大型国有银行管理人士说的有了支付宝就在存款 上完胜了其他银行的提法,我只能说,我现在终于知道现在的银行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之低到什么程度了,本来不太信银行会被颠覆的,现在其实还真有点信了,就 这些垃圾在银行当管理人士不被颠覆了,也难怪了,酒囊饭袋。

我真心想建议他回大学重读下金融,了解下,最基本的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概念,成为一家银行就意味着负债端和资产端都要收到严格的控制了,吸储行为是收 到资本金的限制的。你一个注册资本金十亿的银行,你想多吸储你也吸不了,想在多拉存款的话,你得不断的增加你的注册资本,也就意味着支付宝哪怕真能有再多 的钱进来,哪怕有再大的规模,对不起,也不一定是你的存款,更别说,你可以随便用了,由于不同的放贷行为最后的风险定价是不一致的,权重也不一致,按照阿 里目前放贷的普遍信用贷款的方式的话,权重占用极高,估计8%都不够。

在扯淡点说,阿里自己干银行以后,阿里还卖货币基金,那就是傻瓜才干的行为了,银行普遍不愿意卖货币基金是因为冲走了大量的存款,阿里干了银行之 后,那就是自己跟自己打耳光的行为,逼迫自己不得不高息才能揽储,说免费使用支付宝的钱,那是傻瓜才想的出来的事情,更何况,阿里如果做了银行,那个银行 还跟阿里做接口?明摆着让钱从自己的银行流到支付宝去?

事实上,阿里的金融核心就是衍生于生态体系,超越于生态体系外去干金融,阿里的优势荡然无存,银行之间的竞争,还是很受到核心资本的约束的,更大的 资本意味着能对抗更大的风险,尤其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小银行的生存难度会大大增加,阿里银行也罢,腾讯银行也罢,在银行领域里面,都很难进入到正面对抗的 领域里去,但是你们说会不会形成特色银行?当然有可能了,成为有特色的网络银行也好,社区银行也好,零售银行也好,总是有可能的,说要对抗甚至说要击垮工 行之类的想法,就算了。如果有一天工行被阿里打败了,我可以肯定的说,是工行自己把自己打垮了,除此之外,不可能。

至于阿里的基础性平台遇到的问题,我以前扯太多了,也就不多扯了,基本结论是阿里的赖以生存的基础平台在趋向坍塌,尤其移动端布局的落后,会成为一个致命的问题。就不多扯了。

前面两个观点应该是我自己认为互联网典型的改变金融的看法,后面在稍微简单的阐述其他几个方面的影响,写的有点腻了,随便写点吧。互联网对金融业的 第二个影响,则是体现在第三方支付,从我以前的观点来看,我个人感觉第三方支付应该是非银行核心部门,因为从历史来看,支付需要具备几个特性才有可能形 成,而在技术没有得到极大的提升的时候,有也就仅有银行能承担这个支付的功能,随着科技的不断的发展,出现了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支付技术,这种技术的不断 衍生,最终使得银行其实是可以去支付化了,也就是说不需要银行来特定提供了,从功能上而言,支付的确可以非银行所专有,而从银行自身职能来看,支付是中间 业务收入,离开了支付,银行一样可以进行存款和贷款,甚至都可以想象银行脱离自身支付业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来实现,前提是第三方支付跟银行支付一样介入清 算中心。

第三方支付其实是一个辅助性业态,他自身的意义是非常有限的,仅仅只是帮助实现资金转移支付的工具而已,规模量看上去很大,实际盈利性很差,因为贵 了,就没人用你的,银行看上去每年2、3000万亿的交易规模,实际上所形成的支付收益在银行体系大概占比不足5%非常小的一个数字,也正是因为如此,国 内的银行最初都看不上支付的重要性,也不太愿意在支付领域做太多的创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第三方支付夹缝中生存了下来。日本在过去十几年里是失去的十几 年,日本的银行过去十几年日子挺苦逼的,常年近乎于0利率,这种情况下,特别的注重支付层面的竞争,日本没有第三方支付这个行业,可能这两者之间还是带有 较大的关系的,西欧地区支付在银行业的贡献度占比大概达到了25%,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银行依赖利差所形成的高收益恰恰是丧失支付优势的一个核心 原因。

第三方支付虽然是辅助性业态,但是这个技术却成为互联网改变金融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确切的说,是第三方支付才让很多本身具备金融属性的传统业态 日益具备不断跨入金融领域的可能性,第三方支付最典型的运用其实还是在P2P的交易结构里面所扮演的角色,P2P是传统行业金融领域的一个模式样本,离开 了第三方支付P2P其实本身就很难运转,一方面是支付成本很高,另外一方面则是没有了第三方支付,便捷性大打折扣。现在很多P2P的借贷规模都很小,而且 很分散,日常清分核算,其实都是依赖第三方支付技术实现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第三方支付会是很悲催的行业,但是一旦结合其他应用,第三方支付产生的对银行的冲击可能就比想象的更重要了,也就是说,第三方 支付可能并不是非核心业务,恰恰相反,他会是非常重要的核心业务,离开了支付,可能银行会被沦落为被渠道倒逼的格局,单纯从资产管理角度来看,资金来源和 跟资产收益的实现很多时候是相辅相成的,虽然我们普遍认为资产收益高,资金来源的作用性就会降低,但是事实上,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构成,也很难取得较高收 益的,货币基金其实就挺反映这个问题,资金来源越稳定,而且规模越大,收益就更容易操作。所以对于渠道的依赖性也特别大,银行也是一样如此,如果吸储成本 过高,也很难实现所谓的抗风险能力,也就奢谈安全性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去支付化了,银行业的资金入口的主动权就会消失,因为客户的来源被隔离了,随 着以后各种平台的兴起,而且由于资金表现为无纸化,更多体现为了一种数字加密码的业态,人们对资金的停留跟银行就失去了天然的物理距离,现在这个趋势已经 较为明显了,去一次柜台办好所有的网银和手机之后,就在也不会跟银行发生关系了,第三方支付的兴起,从而让卡里的资金,更容易到处游走,不在需要对银行有 太多的依赖,这个时候资金入口其实就很容易外化成各种平台之间的竞争了。体现为了平台所引用的第三方支付的账户在银行资金里的沉淀,虽然我们可以理解,资 金最终沉淀在银行,但是事实上,影响还是很大的,个人的资金在银行里沉淀,成本对于银行是最低的,但是第三方的资金沉淀在银行里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是毋 庸置疑的。而且更有助于第三方支付跟银行的议价行为,银行失去了获取一般储蓄资金来源的途径。

第三方支付打破了银行支付结算的核心主导地位,目前小额支付领域里,第三方支付甚至都已经快到了半壁江山的境地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三方对金融业 的冲击也体现在存款入口之争上。他使得存款的入口多元化,可以预见未来在低成本的常态日常性的储蓄领域里第三方支付会对银行造成了冲击。从趋势上来看,未 来大量的资金入口未必是通过银行入口实现,会散落在各个网络入口,在各个不经意的消费购物,转账游戏投资等等行为中,实现了存款的转移,而最终可能都是通 过第三方支付的账户里才落到银行账户里,最然最终归口会在银行,第三方支付的大面积推广和实现和金融机构自身利用互联网技术自我革新支付体系,这两个共同 的进步,未来有一天会走到正面对抗领域,谁胜谁负很难说,感觉现在银行革新速度也很快,第三方支付的优势在不断的削弱,但是毕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冲击到 底影响多大,也只能推测。

由于第三方支付是个需要规模累积寻求规模化收益的领域,同时也是同质化极为严重的竞争领域,所以,未来第三方支付会可能有两个趋势,一个是支付宝、 财付通为代表的平台型支付公司,市场大概也就一两家,日益进行汇集到这两个平台来,因为粘性会越来越强,而且排他性也越来越强,另外就是N多特别小的支付 公司,切入细分领域进行捆绑式支付的,类似软件集成运用的模式,但是普遍都很小。个人感觉,第三方支付从功能上未必是银行的核心业务,但是从构成上来看, 非常重要,是银行重要的功能,虽然总体体量上,大额支付领域不至于被第三方支付给抢走(应用场景的问题,以及安全性的问题,支付的安全跟便捷性是反比,两 者只能寻求平衡点,不可能同时满足),但是未来一旦入口都通过第三方支付来实现分割的话,对银行业的侵蚀会很厉害,所以个人曾建议,未来真第三方支付出现 倒逼了银行格局的情况下,是不允许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的,一定比例以上,要进行拆分运营。不是为金融机构说话,而是整体社会利益考虑,渠道在很多领域里面 倒逼生产方的结果都不好。

第三,互联网渠道对金融的影响

互联网企业在客户体验和公司运营机制上,比传统金融的客户体验会更好,市场反馈等各方面都具备机制上的优势,从而更容易贴近普遍性的市场需求,而且 互联网的优越性在流通环节体现为去中介化为特征,压缩流通环节,所以互联网普遍反映具备更好的渠道优势,而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除了P2P外,基本上就反 映为了渠道模式。典型的就是余额宝、活期宝、现金宝,等等各种宝吧。

这种模式,就当前我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是监管套利,互联网目前更多还是进行产品的额度细分,期限细分,门槛降低,理论上跟现行的金融产品销售监管是 不相符的。另外,作为渠道,我感觉金融产品其实是不符合渠道为王的基础性特征的。第一是金融产品虽然目前具备同质化竞争的特征(货币基金、低风险债券基金 和存款都普遍是管制特征,从而无差异),使得这个两款产品的销售渠道都体现较大优势,因为边际成本是递减的,甚至为零,但是长远来看,金融产品是有风险定 价的,不同的产品其背后是有差异的,甚至包括存款,这个差异都会很大,从而金融产品注定是差异化产品。对于差异化产品而言,渠道优势很难说,好产品不需要 渠道,你赔钱去拿估计都未必拿得到,而差产品则需要风险背书,你一个渠道卖了十款产品,哪怕就三个出了问题,都会很麻烦,会形成市场的口碑不好,降低客户 的普遍性购买意愿,从客户体验来看,最好的客户体验,其实是赚钱,亏钱了之后,所有再好的客户体验都是空的。要避免这种情况一般通行的做法,都是加入风险 辨别团队,但是这个行为一旦加入,就使得互联网的优势就失去了,因为第一每个产品都需要风险审核,则产品销售的边际成本不为零,每个产品都需要进行有效风 险定价,不具备批量复制可能性,规模受限。最重要的是在金融产品领域里面,你很难形成有效风险定价,哪怕花了在高的人力成本,效果也未必好。事实上,我个 人始终认为互联网的优势在于解决相对简单标准化的产品,对于相对专业性和风险性较强的金融产品销售,即使短期而言,销售量会大幅增长,事实上也说明不了太 多的问题,所以互联网这个优势,改变不了金融业太多的格局,所以对于阿里说日销售基金2亿人民币,我基本上是一笑而过。

第四,互联网使得大量数据变成可记录,大数据应用成为可能

数据的运用是否有效极大将决定了企业的整体运营质量,而且目前来看,大多数人认为,大数 据或有可能改变金融传统的风控模式,从而决定风控质量,这个点上,我个人认为只有理论假设的前提下有可能,现实的可能性有限,先撇开目前大数据受限制于数 据孤岛等一系列的现实难度,就单一大数据风控模型而言,由于大数据的核心是通过相关性来分析过去从而判断未来,首先就是缺乏对未来预判的可能的,金融整体 上是看天吃饭的行业,如果大数据无法有效解答宏观经济走势的命题,那么在单一风控上优势就是失效的行为,最核心的逻辑就在于不同宏观形势下,人类行为逻辑 的相关性是不同的。而金融带有极大的风险滞后性,往往在出现宏观形势逆转的下,缺乏有效补救机制。所以我认为大数据是可以提高风控效率,但是不能决定风控 结果的。

我自己还是认为大数据的核心意义还是在于进行整体的社会管理或者机构的运营效率提升上具备极大的意义,未来的很多机构之争,可能会集中体现在对数据的有效应用上,这个决定了整体竞争的效率和结果。

第五,互联网人格对金融的影响

我估计是最早写互联网金融评论的文章,也是最早对互联网金融的颠覆说进行批判的人之一吧,很多判断,从现在总体上而言,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始日趋理 性,不少牛人加入进来,也给理性回归做了极大的贡献,我毕竟是非金融研究员,我只是凭借自己对金融的理解,尝试解读互联网金融,所以专业性和方法论上都是 不能够跟他们做比较的。东方证券金麟有篇互联网金融的文章,写的非常的好,可以说所有的互联网金融文章里最有高度和前瞻性的文章了。

我很喜欢他的论证方式,虽然不认同他的几个观点,例如我认为他过于拔高了阿里小贷的意义等(这个前面已经论述),以及他里面说互联网不改变人性的说 法,我个人认为互联网是改变人性的,而且还是极大的改变人性。事实上,互联网人格一开始就被冠以平等,民主,开放的精神,使得很多本来极为专制的人其实到 了互联网之后,也会慢慢的开始披上平等,民主的思维,没办法,不然混不了互联网,当然也例如很多人在线上线下是两种人格,很难进行统一,线下是个禽兽,线 上往往道貌盎然,当然线下可能是个君子,到了线上也是满嘴喷粪,金融的第一属性是政治,其实反映的背后也是人性,互联网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从 而改变金融的运营方式,也是能理解的。

从当前的互联网人格来看,其实骨子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