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赁如何监管
作为一名监管者,如何在坚守风险底线的同时,更好地促进金融租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到金融租赁公司监管处近一年来一直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个人认为:
一是要有正确的监管理念为指引。
监管不能过松也不能过严,应适度监管。“监管者的尺度过松,自由裁量权过大,会产生寻租空间;尺度过严,会造成严重的金融抑制,降低金融活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监管是一门科学的艺术。监管者要掌握好松严的适度平衡,而这种平衡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市场和业务的发展,旧的平衡会被打破,新的平衡会建立。所以说,监管者正如银行需要了解它的客户一样,他同样需要了解所监管的机构及其所处的市场环境。这就要求监管者必须专业,而专业的形成不仅是经过专业的训练,积累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象牙塔里锤炼过,而且更需要在实践中摸爬滚打,积累经验。
二是要有合理的监管框架和丰富的监管手段为保障。
金融租赁行业中大多数是银行系背景的公司,业务具有明显的金融属性,同样面临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类风险。因此我们参照银行监管的模式建立了对金融租赁公司的基本监管框架,既有银行监管的原则性,又有结合行业实际的灵活性。日常监管中,我们不仅依托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而且按季度建立了风险台账,更加有效地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比如,今年第三季度,我们通过前两个季度风险台账的对比分析,对风险项目和风险资产发生明显变化的个别公司,及时与属地监管局联动进行现场调查,掌握核实相关风险底数,督促公司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三是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动力。
监管的主要目标不仅是防范风险,也要更好地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只要行业能够健康发展,风险才能可控。那么就需要努力解决阻碍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比如,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和国务院的要求,修订颁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租赁公司。为促进金融租赁公司在飞机、船舶等领域进行专业化运营,增强核心竞争力,出台了《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子公司管理规定》。为拓宽金融租赁公司中长期融资渠道,缓解流动性压力,我们积极与人民银行等部门沟通,修订颁布了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的公告,取消了个别限制性条款,使更多的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发行金融债。同时开辟了金融租赁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资产证券化的通道,并成功发行了“交融2014年第一期租赁资产支持证券”,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正式破冰。
从监管展望金融租赁未来
金融租赁作为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一种投融资方式,在推动产业创新升级、促进社会投资和经济结构调整,转移产能过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一些金融租赁公司近期将的纺织设备、钢铁设备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转移至东南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日益受到的重视,国务院近年来颁布的文件中多次提到要鼓励支持运用融资租赁方式,促进制造业、水利业、交通运输业、农业等国民支柱行业的发展。应该说,金融租赁行业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
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经济下行使租赁资产信用风险加大。二是制约行业发展外部环境中的主要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顺利踏上发展的快车道,我个人认为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金融租赁公司要强身健体。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和内部控制体系
业务的拓展、规模的增长、风险的控制均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内控机制作为保障。因此公司要建立形成权责明晰、制衡有效、激励科学、运转高效的内部治理体系。
其次要加强合规文化建设
合规是行业发展的立身之本,确保经营活动的合规性是行业稳健发展的基础。公司要进一步强化高层的合规责任,完善合规机制建设,培育优良合规文化。要爱护自己的羽毛,呵护自己的声誉。
最后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先说一个故事:“一个小镇中,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一家餐厅,第三个来了开了一家超市,这个小镇很快就繁华了。另一个小镇,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结果,恶性竞争导致大家都没得玩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味走别人的路,必将堵死自己的路。所以说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是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行业既需要有做飞机、船舶等“高大上”业务的公司,也需要有做“小微”、“三农”等接地气、惠及民生业务的公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家专注做自己比较熟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是要从层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美国自1962年起曾经两次推出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减税利益的“安全港租赁”形式,大大推动了美国租赁业的迅猛发展。金融租赁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的政策扶持。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立法、税收、会计和监管四大支柱方面的政策,切实解决困扰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