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金融机构年报披露已接近尾声,多家金融租赁公司2020年的业绩情况也陆续对外公布。
截至4月23日,在70家持牌的金融租赁公司中,包括工银租赁、国银租赁、交银租赁、招银租赁、光大金租、中信金租、江苏金租等数十家公司已详细披露了2020年的经营业绩。
《金融时报》记者发现,头部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间展现出了较强的应变与抗压能力;在头部的金融租赁公司中,截至2020年年末,共有10家金融租赁公司的资产规模超过千亿元,分别是交银租赁、国银租赁、工银租赁、招银租赁、民生金租、华融金租、建信租赁、兴业租赁、华夏租赁、光大金租,其中9家均由大型银行控股,行业“强者愈强”的局面愈发明显。
第一梯队资产规模稳中有进
就金租行业整体来看,作为资本密集型的金融租赁,内部增长放缓、分化明显,或“量质并举”或“减量增质”的特征,从资产规模这一指标可见一斑。
与以往几年资产规模普遍稳步提升略有不同的是,疫情防控之下,大型金租公司的资产规模保持着稳定或呈现逆势增长的态势,在行业中占据绝对优势,并拉开了与其他梯队金租公司的差距。部分成立时间较短的中小型金租公司的资产规模受疫情影响明显,或资产规模出现负增长,或放缓了业务快速扩张的势头。
值得关注的是,在长期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的金租公司中,交银租赁、国银租赁、工银租赁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其中,交银租赁与国银租赁的资产规模先后突破3000亿元大关,分别以3092.7亿元、3033.3亿元的资产规模位列行业前两位,同比增长分别达22.2%和16.1%。工银租赁以2814.2亿元的资产规模紧随其后,年均增幅达3.9%。
除上述3家第一梯队的金租公司外,民生租赁、招银租赁的资产规模同比均实现了小幅增长,分别为1965.7亿元、1922亿元,已接近2000亿元大关。
从资产规模的增速来看,光大金租异军突起,以同比增幅23.6%、总资产规模1173.2亿元首次跻身“千亿元俱乐部”。
2020年,金融租赁公司面对突发疫情、高质量发展、金融监管趋严等因素的叠加影响,面临的竞争、转型、分化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不同以往,均考验着机构的专业化、多元化、精细化管理能力。
头部公司净利润实现增长
从年报披露的数据看,2020年,不仅在资产规模上,在盈利能力上,头部的金租公司也表现亮眼。
总资产规模居于首位的交银租赁,其全年净利润达到了32亿元,同比增长7%。工银租赁、国银租赁、招银租赁的净利润均超过了25亿元,分别为35.1亿元、32.7亿元、25.1亿元。能够看到,虽然工银租赁的资产规模位列行业第三,但其净利润规模仍居行业首位,同比增幅达2.2%。
实际上,资产规模与净利润均实现增长与金租公司明确战略方向、直面业务拓展承压、及时调整相关布局密切关系。
据交银租赁年报信息显示,其主要经营航空、航运及能源电力、交通基建、装备制造、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内的融资租赁及经营租赁业务。为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交银租赁不断探索拓展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客户的可能性。
国银租赁在年报中也指出,公司在着力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发展模式,围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聚焦新能源、环保等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业绩表现来看,有金租公司净利润出现了超过50%的下跌。究其原因,不良资产处置出现问题、企业产生逾期等都是影响金租公司利润下滑的重要因素。
可以预见,在行业持续推进高质量转型的压力之下,发展目标明确、专业能力突出、坚守经营合规、风险管控严格、综合实力较强的金租公司,会使其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砥砺奋进开好局起好步
对于租赁行业而言,2020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顺利起航。2020全年,仅有一家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8亿元。
而在强监管态势下,基于对监管要求以及业务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考量,不少金租公司在资金层面上也在通过扩充资本金、发行金融债券的方式积极为自身的转型发展积蓄能量。
正如建信租赁在增资公告中所述的那样,实施增资将有助于增强建信租赁的风险抵补能力,提升市场地位和竞争能力,可以进一步服务集团战略,积极为实体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转型与发展成为融资租赁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融资租赁作为最贴近产业的金融服务工具,服务实体经济、围绕产业开展租赁业务已成为行业共识。与此同时,金融科技成为市场主流,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给租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未来,租赁行业将积极呈现与金融科技相结合,向专业化、产业化、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
国银租赁在年报中也表示,面对较多影响公司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将始终立足租赁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结合在航空、基础设施、船舶、普惠金融等专业板块的优势,不断提升专业化发展能力;强化风险与合规管理体系,保障发展行稳致远;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未来高质量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