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制度是一种最古老的信贷风险分析方法,它是商业银行在长期的信贷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信贷风险分析和管理制度。这种方法的最大特征就是:银行信贷的决策权是由该机构那些经过长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信贷官所掌握,并由他们做出是否贷款的决定。因此,在信贷决策过程中,信贷官的专业知识、主观判断以及某些要考虑的关键要素权重均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1.专家制度的主要内容
在专家制度下,由于各商业银行自身条件不同,因而在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信贷分析所涉及的内容上也不尽相同。但是绝大多数银行都将重点集中在借款人的“5C”上,也有些银行将信贷分析的内容归纳为“5W”或“5P”。“5W”系指借款人(Who)、借款用途(Why)、还款期限(When)、担保物(What)、如何还款(How);“5P”系指个人因素(personal)、目的因素(purpose)、偿还因素(payment)、保障因素(protection)、前景因素(perspective)。
在传统的信贷分析过程中,信贷官常常要借助于一些标准的分析技术来对借款人清偿债务能力进行评估。
表1列举了银行家在信贷分析中经常使用的财务比率指标。
表1:银行在信贷分析中经常使用的财务比率指标
类 型 |
比 率 |
经营业绩 | EBITDA*/ 销售收入 |
净收入 / 销售收入 | |
实际有效税率 | |
净收入 / 净值 | |
净收入 / 总资产量 | |
销售收入 / 固定资产 | |
偿债保障程度 | EBITDA/ 利息支付 |
活动现金流量 - 资本支出 / 利息支付 | |
活动现金流量 - 资本支出 - 股息 / 利息支付 | |
财务杠杆情况 | 长期债务量 / 资本总额 |
长期债务量 / 有形净值 | |
总负债额 / 有形净值 | |
(总负债 - 长期资本) / (长期资本) | |
长期资本 = 总净值 + 优先股 + 次级债务 | |
流动负债 / 有形净值 | |
流动性 (变现速度) |
流动比率 |
速动比率 | |
存货占净销售收入比率 | |
存货占净流动资本比率 | |
流动负债占存货比率 | |
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占存货总量比率 | |
应收款状况 |
应收款的期限: 30 天、 60 天、 90 天、 90 天以上 |
应收款的平均收回期限 |
2、 专家制度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尽管古典信贷分析法——专家制度在银行的信贷分析中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然而实践却证明它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第一,要维持这样的专家制度需要相当数量的专门信贷分析人员,随着银行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其所需要的相应信贷分析人员就会越来越多。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对新老信贷分析人员进行不间断的培训和教育就成为银行的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在这样的制度下,必然会带来银行冗员、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等诸多问题。
第二,专家制度实施的效果很不稳定。这是因为专家制度所依靠的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信贷官,而这些人员本身的素质高低和经验多少会直接影响该项制度的实施效果。例如,对于银行客户(公司)所提供的一套财务报表和文件,5位不同的信贷官对其进行分析会得出5种不同的分析结果,差异很大。
第三,专家制度与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的官僚主义方式紧密相联,大大降低了银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影响了银行未来的发展。
第四,专家制度加剧了银行在贷款组合方面过度集中的问题,使银行面临着更大的风险。造成银行贷款组合过度集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这其中专家制度的作用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专家制度下,银行员工都热衷于成为专家,这就需要他们在某一行业或某类客户范围进行较长时期的分析研究,积累经验,成为这个行业的专才,因此这些人在选择客户时都有着强烈的偏好,他们所注重的客户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就加剧了银行贷款的集中程度,必然给银行带来潜在的风险。
第五,专家制度在对借款人进行信贷分析时,难以确定共同要遵循的标准,造成信贷评估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一致性。例如,信贷官在对不同借款人的“5C”进行评估时,他们所确定的每一个“C”权重都有很大差异,既便在同一家银行,信贷官对同类型借款人的“5C”评估也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古典信贷风险度量方法——专家制度有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病,这就不得不促使人们去寻求更加客观,更为有效的度量信贷风险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银行信贷评估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