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永续债和优先股等创新资本工具被陆续引入市场,会计实务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角度来重新审视“权益工具”这一基础概念,考察的重点不仅在于如何分类,而且也在于分类之后的确认和计量。
关键词一:没有计量的计量
会计准则体系中,“分类”是最大的潜规则。
分类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不同类别的金融工具的计量结果往往是截然不同的。原本看似差不多的金融工具,当它们攀上了不同的枝头,挤进了不同的圈子,它们的生命轨迹就随之发生了分化。
就区分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而言,会计准则的内在逻辑是,首先明确金融负债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再将权益工具定义为“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剩余权益的合同”。因此,作为一项“剩余权益”,权益工具本身既没有也不需要专门的计量规则。换言之,权益工具通常在计量方面没有“独立人格”可言,借用佛家的一句名言,权益工具是“空”的。
这里所说的“空”,并非指“没有”,而是指……呃,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权益工具就像一个企业的灵魂,它为所统辖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制定了游戏规则,而其自身却不受任何规则的约束;但反过来说,这些资产和负债按照既定规则产生的一切经济后果,也最终由它来承担。
会计实务中,尽管创新金融工具的合同条款纷繁复杂、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通常都是从辨别和分离负债成份入手,而将最终辨无可辨、分无可分者确认为权益(参见我们的《“像股的债”和“像债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