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现在备受青睐的,将来可能更受青睐。”继东方围绕供给侧结构性,率先提醒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机会,并推出专题报告《贪婪的秃鹫》后,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受到市场热捧!针对投资者关于AMC的更多问题,我们特意再策划组织本次电话会议,邀请到行业的权威专家,为大家深度解读不良处置行业现状!以下是本次电话会议纪要:
一、不良资产市场生态
为了大家便于理解这个市场,我把不良资产市场生态系统的主要玩家分成六类:
一,银行以及银行业的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现在也包括信托,甚至资产管理公司,它们也在做类贷款的业务。它们都是不良资产产生的源头。
第二类,一级的批发商,主要是资产管理公司。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最早是1999-2000年成立的。分别是华融、东方、长城和信达。这里面华融和信达是在港股上市的,长城和东方目前已经改制,国务院已经批准,但是目前还没有上市。
第三类,新的生力军是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最新数据,目前已成立十八家。最早是从2012年财政部和银监会有一个批量转让管理办法,第一次官方提到可以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2013年,银监会出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资质认定。最近这两年成立的比较多。
生态链再往后的第四类参与者是做不良资产投资的机构。在浙江、广东有很多民营的资本专门从事不良资产投资的机构。在上一轮外资投行、外资基金在2001-2007年非常活跃。2008年以后,很多外资慢慢阶段性地退出市场。
第五类是不良资产的服务性机构。有律师,给不良资产提供诉讼服务、清收服务、转让的交易服务。还有评估师、拍卖行。在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资产的时候,拍卖行作为资产公开处置的通道,并帮资产管理公司找到买家。
最后一类也是第六类是不良资产的最终投资者。他们是需要这些不良资产,包括房产、厂房、设备、股权,是最终来买这些不良资产的人。这个类别没有明显的行业归类,只是不良资产最终的买家。
不良资产的的余额在过去四年中不断增加。最新数据显示,银行金融业不良资产余额达到1.92万亿,占比达到2%。现在按照银监会的口径,五级分类的后三类是不良,即次级、可疑、损失类。但是其实很多没有归到不良的关注类资产也是潜在的不良,向下迁移的可能性比较大。另外很多银行在财务报表上公布的逾期贷款是不良贷款的两倍。
那么,在现在经济下行风险比较大的情况下,逾期贷款基本上可以被认定为真实的不良。从这个角度看,真实的不良或者潜在的不良已超过1.92万亿。至于超过比例多少,每家都有每家的看法。很多外国投行在做报告时更悲观一些。在2013年,像惠誉发布的报告中不良余额大大超过这个数字,达到非常高的比例。我们在实务中,也遇到过有些银行的贷款,因为逾期没有超过180天或者管理层认为可回收性比较高,暂时没有归到不良的情况。
所以,真实的不良余额还是挺高的。其实,按照账面数1.92万亿,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给大家一个参考,1999-2000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的资产是1.7万亿。那批剥离的是《商业银行法》颁布之前,即银行没有变成商业银行以前发放的贷款,剥离也是政策性的剥离。
2004-2005年,五大国有银行上市,又进行了一次资产剥离。这轮资产剥离是在银行上市前把可疑、损失类资产全部剥离出来。可以说,这轮是准商业化的操作。因为它不是一对一的剥离,而是让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自主竞标,监管部门按照评标标准评标。那么,这轮剥离的不良资产总共是3万亿。现在公布出的1.92万亿余额与上两轮比,体量是相当的。如果未来有更多的不良资产暴露出来,那么这个市场要比前两轮的体量还要大。
接下来,我想说一下,我们可以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过去十年的经营来了解它们是怎样做不良资产业务的,因为信达和华融已经上市了,可以从他们的招股说明书去了解其业务模式,同时了解不良资产投资、处置的特性是怎样的。
当然,在2008-2013年之间,不良资产业务有中断的,因为这段时间银行出来的不良不太多,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多元化经营,参股了很多金融机构,也做了类似结构化融资的一些业务。目前,资产管理公司每家的体量在4000亿到6000亿之间(总资产规模),净资产500亿到1000亿。信达最近又收购一家商业银行,它的资产规模更大。
下面我介绍也介绍一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财政部和银监会在2012年发布的[2012]6号文《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针对财政出资或是国有的金融企业,10户以上的打包转让的必须面向AMC,AMC可以是四大,也可以每个地方成立一家AMC。同时规定个人贷款不能批量转让。2012年的这个规定地方AMC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亿元。
2013年银监会又发布《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件》,即[2013]45号文,把注册资本的门槛降到了10亿元。对于地方来说,成立一家资产管理公司,10亿元不是很高的门槛,很多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规模达到50亿元。在[2013]45号文还有一个限制性规定:地方AMC只能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处置,这是限制了地方AMC做业务的手段。四大AMC早期的处置方式是诉讼或是重组,重组是对债务的还款期限、还款金额进行重组。
到中后期,处置的方式是打包对外转让。对于地方AMC不得转让,我的理解是监管部门希望地方AMC提供一些更基础的服务,把不良债权真正化解掉,而不是让它在社会上流转。但我个人认为这个不太合理。第一、不良资产的规模超出了监管层的预期(太多了);第二、限制地方转让不利于资产的价值发现。
为什么四大AMC的处置方式很多是转让呢?一是有资源限制的原因。每家AMC的每个省、每个分公司差不多就40-50人,做业务的也就20-30人。而每个省不良资产有100亿以上,那么20-30人管100亿实际上是管不过来的。每个资产经理可能要管上千家的债务人,如果都做债务重组,项目经理谈是谈不过来的。所以,国有四大AMC很大程度上是在做不良资产的批发商。
地方AMC现在也变成这样的情况,它收购的不良资产越来越多后,项目经理管不过来,很难做到每户都去谈债务重组。地方AMC可能在协调地方、投资部门时更接地气一些,但它也不一定是处置回收债权的最佳人选。它可以在社会上找到把债权回收得更高的人,这样它把债权卖给那个人,对于它来说更好地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帕累托改进”。另外,批量打包转让比单户债务重组能更快回收现金,地方AMC的注册资本10亿,初始资金用完了,资产还拿在手上,后续收购就没有资金了。所以地方AMC债务不得转让的规定有点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当然我们和地方AMC交流时,它们也有些变通的办法。比如,把资产打包转让优先级受益权,回收一部分现金。还有是单户资产权益的转让,在香港也有这种做法,被称为衡平式转让或者说信托转让。不良资产的权益都转让给受让方,资产的处置权也委托给受让方,只不过债权名义上还在我原债权人底下。不过这样,会增加一点管理成本。比如,去法院起诉,变更、需原债权人出具相关文书、盖章。总之,地方AMC的对外转让已经想了很多办法来突破这条限制。
社会投资人、服务机构这块也值得介绍一下,有三点和大家交流:
专门做不良资产的资深投资人会从资产公司买不良资产,2005年之前挣钱概率很大,2007年之前也能赚不少钱。因为不良资产的很大的价值来源为抵押物(土地,房产),在2003-2010年,不良资产增值很快。有资产管理公司在2010年成立10周年时总结经验教训:不良资产增值太快,如果慢一点,收益更大;
服务机构。我们曾经在浙江处理过一个比较大的资产包,有1000多户。我们用了不超过两年的时间把它处理掉。主要经验是依靠当地的拍卖行。我个人观察到浙江、广州服务机构活跃。它给你做服务,帮你找下家找投资者的服务做得非常活。这样这些地方的不良资产流动性更好,加上经济相对活跃,投资人更多。所以说,不良资产的服务机构是很有意思的。
这轮出现的新的投资人或者服务机构,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做不良资产处置的。比如淘宝网有司法拍卖的频道。因为淘宝网和江苏浙江的法院系统有合作,所以在淘宝上能找到江浙两省的法院系统委托拍卖。上海这边的法院系统有单独的拍卖网站。早期参与互联网金融、征信管理的利用互联网切入不良资产的市场。我们也接触过几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它们有一个比较全的数据库。一方面是对接征信系统的数据库,另外一个自己开发的机器人来获取一些如消费数据等数据,两个数据库来挖掘债务人的隐匿资产。这一块对于小微的贷款特别有用。小微企业数据比较多,而四大AMC没有太多精力去做小微贷款,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所以,这些可以委托给新型的互联网委托管理平台。
还有一块是个人贷款,银监会规定不能批量装让,银行可以进行非批量转让。部分银行已经做了,并且向监管部门报备过。但这一块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因为涉及的面比较广;其实在国外大量做的是个贷的不良资产,因为信用管理比较完善。但国外个人可申请破产,没有个人破产制度,加上征信管理越来越完善,所以互联网的征信平台和小微贷款服务平台发展前景大。这是传统AMC因为人力资源原因不太能够覆盖到的。我觉得这一块也是一个市场机会。
简单讲一下不良资产盈利策略:过去一个周期做不良资产盈利最大的一个逻辑是抵押物的增值,这个今后还能存在。上游我向银行买的时候不一定能买到便宜的,下游挖掘资产的最大价值。对于不良资产投资人,发现小户价值的成本比较高,所以小户会进行打包。在我能下,拆得越细越好,谁出价高给谁,基本是本地的投资人购买不良资产。
第三个逻辑是对小微的贷款要发掘更先进的工具。如果能找到贷款当事人,抓住他的要害,比起公司贷款回收性还是挺高的。在过去一年中,个人贷款性价比达到70%以上甚至100%
第四类是进行债务重组或企业重组。主要针对规模以上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去年大家也看到比较好的一个例子是超日太阳能的重组,有兴趣可以看一下这个案例。这一块因为是规模企业,处于阶段性的产能过剩阶段,前景比较好的行业,财务投资人与产业投资人携手完成。这也是一块值得关注的方向。因为经济下跌风险的影响的企业面比较广;而现在企业的资产证券化率比上一轮要高很多。所以,这一轮不良资产潮中涉及的上市公司重整会层出不穷。好的,我的发言部分就这些了。
二、不良资产标的梳理
因为行业内容吴总已经讲解得比较清楚了,我这边就投资标的做个梳理,给大家作参考。刚刚吴总也讲到,整个产业链分好几层,最上面是四大AMC、省级AMC,下面是帮忙AMC做处置的一个群体,最下面一帮是真正的投资人,不良资产(厂房、设备)的终端投资者。我们现在讲标的,太直接的标的不是很纯正。
我这边可供大家关注的真正的标的有这么几类:
第一类,海德股份,是第一个公告称申请牌照的,目前就这么一家。至于有没有申请到还没有公开的信息。它是在海南,大家也看到,海南的不良贷款没有多少。所以,它拿到这张牌照,能在海南省内从事不良资产收购工作也没有多大意义。我们怀疑,它会从其他资产管理公司那里收购不良,这个是不需要牌照的。另外是从银行那里非批量收不良,同样也不需要牌照。我们怀疑,海南省内不良不多,它是想做后两类投资者。
第二类标的是现有AMC的关联企业。这里有分三种:一是参股省级AMC,包括陕国投和泰达股份,这两个都是小比例参与了当地省级的AMC。未来还可能会有上市公司与AMC的业务协同。比如陕国投,它是一个信托公司。等AMC从银行收购不良资产后,再通过信托公司包装成产品卖出去。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业务合作方式。
关联公司的第二类是兄弟公司。简单说,这个上市公司和省级AMC受同一个控制人控制。比较典型的是浙江东方和ST川化,这两家在市场注入了一定预期。
还有一类标的也是关联公司,它是作为省级AMC的子公司,这里有一个标的是天津普林。这些都可以关注。
另外,除了我刚刚讲的AMC之外,还有民营AMC、刚起步的AMC或是终端投资人。这些大家要尤其关注,理论上任何合法投资者都可以充当这一类。所以,各行各业上市公司里面都可能出现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领域内找一些不良贷款,自己把它盘下来,收回后再运作。靠自己的实力收回运作这些都有可能。我们每个行业分析师可以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寻找是否有这样的公司,投资机会比较广阔。
在此,我就做一个提示。这个板块现在刚刚起步,相信明年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进入这个领域。有些省级AMC会会通过借壳或者IPO上市,到时候我们会有提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