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优秀的财经记者

融资经验 2016-02-09  星期二 3426字 财经,记者

如何判定一个财经记者优秀与否?它的标准何在?如何才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财经记者呢?

其实,优秀的财经记者,首先应该具备优秀记者的天然属性,比如,对新闻保持足够的激情,对采访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等等。前两年看过一本王尔山写的书:《提问是记者的天职》,这对财经记者同样适用。

而不同之处在于,除此之外,财经记者还应该具备另外一些“行业特色”。

大致总结了下,首先体现在事先的准备充分与否上。对于财经记者而言,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某一方面的专家,我们还可能缺乏必要的经济学基础,那么,在写稿压力大、任务很重、稿费渴求度高的情况下,如何来弥补?

我相信一点,勤能补拙。即使你对某个方面一无所知,及时突击一下,收效可能就会很 大。以前我曾经对记者有个大致的要求:如果稿子写3000字,那么至少应该搜索或找出3万字的新闻资料、行业资讯来看。如果你写一篇上万字的封面报道,看 的资料就不能少于10万字。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只有这样,才能大致判定你对此事有了大致的了解;只有这样,你才能拟出与众不同的提纲来;只有这样,你才能 知道哪些是陈词滥调,哪些是新鲜的,才能最终确定一个独到而巧妙的思路。

而且,只有准备充分了,在与专家或业内人士面对面时,才不至于像“小学生听教授讲课”,你至少要到高中生的水平吧。

当然,如果有时间,你有选择地看一些专业的书籍,也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财经记者的优秀与否,还应该体现在拿料上。

但是,很多时候,或是看你是否具备这种“新闻眼”、敏感度。甚至,能否拿料还是多种因素的结合。

是否具备新闻眼,在很多时候还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决定了你能否挖掘到一条含金量极高的新闻。

2003年我在《财经时报》的时候,有个同事参加一个会议,当时透露了“外汇储备要 注资中行、建行”,以解决国有银行的股份制及上市的问题,今天,我们都知道这是个非常重大的新闻,但是当时,在场记者对此并没有太在意,我个人估计, 他们可能是开类似的会开多了,觉得这种会议、论坛,能出什么料?所以,我那个同事抢发出了这条消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我觉得,这种新闻眼其实是需要积累的。这跟前面要求的事先充分准备也有关系,只有这样,你才会了解哪些是别人没有触及过的,哪些可能是意义重大的,否则,即使很轰动的新闻摆在你面前,你最终也只会说:曾经有一个机遇摆在我面前……

至于如何积累,我觉得,首先应该是资料的积累。一般的记者都会确定自己的方向,比如是房地产的,金融的,产经的,IT的,汽车的,等等,那么,守土有责就很重要,你可以每天浏览新闻的时候,把一些重要的建立资料库,无论自己是否做这样的选题,都做长线的关注。

我有个朋友是《商务周刊》的,写跨国公司报道很厉害。请教他,他就说,我从2000 年开始,就有意识地关注那些大公司,每天登陆一些国外的网站,按年份、月份甚至日期,给各个公司建立资料库,需要的时候就看一看,这样会比“临时抱佛脚” 管用得多。而且,多年坚持下来,形成习惯,你就会受益良多。

其次,既然你确定了方向,那么还要有人脉的积累。比方说,我是跑金融的,那好,金 融圈子里活跃的知名人士,你肯定要熟悉;有影响力但低调的,你也要设法熟悉。这种人脉的积累不要过于功利,很多时候,我们去参加一些发布会,或是论坛、会 议,可以多换些名片,而且,随后不妨多交流交流,即使他帮不上你的忙,但有时候他还能帮你介绍采访对象,拓展你的人脉圈。

在拿料方面,很多是否还应该是策略性的。任何记者都不要想,我只要采访,人家就接受,不可能的,我以前做经济编辑的时候,大致给记者概算了一下,记者平均的被拒率,要超过50%;如果加上事件的敏感性、媒体的影响力、记者问题的设定等的因素,这个几率可能要高于80%。

如何提高采访的可行性?策略、执着、内功缺一不可,甚至有着更高的要求。所谓策略 性,就是好多时候,即使你材料看得足够多、事情了解得足够清楚,提纲拟得非常新颖,也不要以为被采访者一定会接受你的采访。你对被采访者,其实应该多做些 功课来研究,甚至包括查看他的履历、了解他的性格和癖好,以及必要的心理学研究,等等。

比如,很多人可能会对陌生人保持必要的警惕,那么,如果搞到了他的手机,提前发个 短信,可能比你直接打手机要好一些。因为,他接手机,你一紧张,1、2分钟说不清楚,你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把自己最精彩的问题和思路展现出来,他也可能都没 听得太明白,就推说自己忙,挂了,你再打,人家可能连接都不接听了。

还有,你一开始就能直切要点,让对方感觉到很有意思。这可能对你的内功和策略性都 是一种体现。2003年6月,央行出台了“121房贷政策”,后来被看作是楼市宏观调控的发端,很重大。当时,我接的任务是采访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这 个政策就是他搞出来的,我一查,政策出来后,他只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以前跟他没打过交道,对他不了解,任务又不能泡汤,怎么办呢?我就用了1天时 间,仔细查阅新闻资料,以及跟这个政策有关的一切信息。最后,打电话给他,果然,他说:我不接受采访;我赶紧说:不是采访,是请教你几个问题啊;他说:什 么问题?我说:这个政策是个好政策,但好象很不完善啊。他在电话里好象一楞,我接着说:你里面规定了限制高价房,那好,我查了查,现在好象就上海对高价房 有大致的规定,超过6000元/平方米的算高价房,如果一个楼盘,一楼我卖5800,二楼5900,三楼6000,四楼6100,你算我是高价房还是平价 房?他一听哈哈大笑,说:这个问题有意思。还没完,我接着问:你说要各地根据这个政策规定具体的细则,如果我是老少边穷,房价才1000,我是不是就没必 要执行你这个政策了?最后,他跟我说:这个政策出来,我就接受了央视的采访,你是第二个!

在拿料的程度上,我比较主张多多益善。很多时候,我们写一篇稿子,总觉得不那么充分,为什么?就是料拿得不够、事情了解得不够详细。

所以,记者拿料的勤奋程度不容忽视。

我在《企业家》的时候,有个记者做一篇封面报道,前后连准备带采访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最后,光采访录音让速记整理就花费了3000元。所以,她那篇稿子跟当时的报道相比,非常有说服力,而且有理有据,采访扎实,素材丰富。

在拿料的过程中,除了勤奋,还应该有吃苦精神。

记者是个需要激情的行业。2003年,胡舒立50岁了,还在SARS期间跑到山西去做调查采访,为什么?她需要一手的、详尽的材料,这样的报道才显得权威、厚重、现场感十足。

另一个《财经》的记者,2001年做银广夏的报道,据说差不多花费了半年时间,全国各地跑,就是为了扎实地求证每一个线索和疑点,没有吃苦精神是不成的。

财经记者优秀与否,还应该体现在写稿的过程中。

这是对你之前工作的一次严格检验:你是不是对每个细节都了解充分?你是不是真正搞懂了这个事情?你有没有放过一个疑点?如果你不敢肯定地回答,那你的报道即使拿出来,也不是一篇最为完美的报道。

记得杨大明老师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你所拿出的,必须是个成品。很受启发。但是,在我做编辑的几年时间里,其实接受的“半成品”,也有很多。除了文字、词汇等的细节之外,硬伤也比比皆是,比如,投资10亿元,写成投资10元,想想也不可能啊,哪有那么抠门的企业啊!

再比如,我一直主张“立体化采访”,但有些记者好象习惯于被采访者那么说了,我们就那么写了,好多时候,我们稍微延伸采访一下,就会发现稿子增色很多,或是给自己一个全新的感觉了;甚至,我们还可能会完全把事情颠倒过来,而非人云亦云。

此外,优秀的财经记者还应该是善于思考的记者。同时,对单一的商业事件,要具备充分 的联想性,探询其背后的商业深意。否则,你只能人云亦云、跟着别人炒新闻,拿不出自己的东西来。比如说,你看到国美关店(40家),大中卖店(10家), 以及他们公开所说的要追求利润而不再是以前单纯的规模,这就有可能是家电连锁业自我提升的开始。因为之前,他们崇尚和执行的,都是一种低端的“苍狼模 式”,只要规模,只要速度,但忽略了质量和高利润,这种模式肯定不会持久,所以,他们必然面临着从红海到蓝海的跨越,这种跨越或许不是集中在某几天或某几 个月,有可能是一两年甚至三五年,那好,你捕捉到了这些细节,就可能书写了商业史的某一笔。

其实,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记者,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体会,我觉得,只要有激情,够勤奋,想发挥,有成长的足够欲望,再加上不错的机遇,你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