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基金的历史并不长,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时代。而真正将这个产业推向高峰的还属70代初在硅谷沙石路(Sand Hill Road)上成立的以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和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为代表的独立投资基金。这些在沙石路上的一线基金历经几十年的风雨,仍能屹立不倒,依靠的不仅是对市场和技术的深刻把握,还有对于基金运营模式的重新思考和大胆革新。
事实上,硅谷一向是以创新为标杆的角斗场,谁能够率先突破自身极限实现革新,谁就能抢占行业高地。风险基金这个领域也同样如此。在这方面,成立仅六年时间Andreessen Horowitz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其凭借在运营方式上的大胆创新快速攀升至主流基金舞台。
近日,笔者观察到,有越来越多的硅谷一线基金不仅在运营流程方面实现了创新,并且也开始尝试通过制度创新以保持长久的优势。为此,笔者专访了硅谷著名一线基金TEEC Angel Fund的创始合伙人张于庆(Eugene Zhang),讲一讲他眼中的硅谷一线基金的创新之路。
运营环节的三大创新
2008年金融危机让风险投资行业暂时跌入低谷,但未过多久,风险投资行业就开始回暖。从2009年起至今,活跃的风险投资基金(Active VCs:一年至少有4单交易)的数目在不断增长,而非常活跃的风险投资基金(Hyperactive VCs:一年至少有10单交易)也有明显增长。同时,在,创业热情不断高涨,风险投资机构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甚至有一批基金进入硅谷寻找机会。随着基金的数目增加,基金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在这个“不差钱”的行业,要想拿下未来的超级独角兽公司,拼的不是“财力”,而是运营上的创新。
相较于从前,沙石路的各个硅谷大牌基金主要从三方面实现了在运营领域的创新。
首先,项目来源从私密到开放
目前,风险基金已经褪去神秘的外衣,开始走“群众路线”。多年前,风险投资给很多人的印象还是拒人千里的神秘组织,基金合伙人也是谜一般的人物,有自己私密的圈子,深居简出,轻易不抛头露面。找项目和敲定投资也通常是神不知鬼不觉就完成了。KPCB和红杉资本如何在早期就绑定多家“超级独角兽”公司就一直是个“谜”。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基金开始采取“亲民”路线,放低姿态主动走到创业者中去,以便赢得他们的“芳心”。这样的创新举措包括建立遍布硅谷各大科技巨头公司的“间谍”网络,第一时间网罗靠谱创业者、发现靠谱创业项目;与其他风险基金、孵化器和高校达成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信息,合作投资优质项目。
在找项目上,基金也增加不少新渠道,包括各种透明公开的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