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不少分级基金在大涨行情中逼近上折条款,一些投资者又纷纷四下打听:上折是不是好事?要不要参与,参与之后盈利到底怎么算?为此,羊城晚报再次对此进行分析,希望读者通过此文彻底弄清分级基金的各种折。
事实上,分级股票基金就是一种B类持有人问A类持有人借钱炒股的基金。这种基金在最开始成立的时候,就是B持有人向A持有人等额借入资金,将借来的资金委托给基金管理公司去买股票。
这样问题就来了,A持有人说,我借钱给你,你要给我付利息,可以一年付一次。好,B说没问题,这样每年付利息的时候,大家再把下一年的利息标准定一下,然后再重新等额的借入,就是B有100元,就只能向A借100元,不能多借,也不能少借,只能等额地借。这种每年清算一次的行为就是定期折算。
还有一种就是不定期折算。所谓不定期,意思就是折算跟时间没关系,只跟借钱者与被借钱者所持有的资金比例相关,什么时候达到这个比例,就什么时候折算。这里会有两个极端的比例,一个是借钱太多了,要重新调整,一个是借钱太少了,也要调整。前面的调整就是下折,后面的调整就是上折。
比如说,B份额持有人手中的净值只剩0.25元了,他对A借入的钱还是1元,那么负债就是四倍了,这样的负债A持有者认为太高了,他就会要求重新按照等额的原则借钱给B,即只能借0.25元给B,其余的钱他要连本带利的回收,这样,基金公司就把需要退还给A的钱折算成母基金的份额还给A持有人。
举例来说,B有200元钱,问A借200元钱(等额),400元钱全部拿去炒股,假设3个月后,亏损到只剩254元钱的时候,就相当于B的200份基金变成每份0.25元了,基金公司就把B的200份变成50份,每份1元,然后给A的账户上留下50份A(每份1元),其它的154元钱换成154份母基金(也是每份1元)给A。(此外假设承诺给A的利息为每年8%,3个月给2%,200元钱得利息4元)。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所谓下折,就是重新调整借款金额,这样的举动一是相当合理的:你都炒输了这么多,我当然不能再借你这么多钱了,以防你还不出; 二是下折只改变持有人的净值和份额,其资产原来是50元还是50元,并没有减少,所以下折本身并不会给投资者带来亏损。
上折也一样,B拿去炒股的400元钱已经变到604元了,B说,我的资金已经从200元变成400元了,我要把利润拿回去。这时基金公司就把B200原先200份、每份2元的基金调整成两个200份基金,即200份是母基金,200份还是B基金,净值都是一元。B就可以通过赎回价值一元的母基金将赚到的利润拿回家。A则变成200份A再加4份母基金,A也可以通过赎回4份母基金把利息收回来。同样上折本身也没有带来亏损和收益。
但是为什么第三季度的下跌会带来巨幅亏损呢?主要是杠杆加跌停板制度带来的。在有杠杆的B与没杠杆的母基金都跌停的情况下,杠杆B的价格出现了虚高,即出现了溢价(假如没有跌停板,母基金跌10%,B是两倍杠杆就跌20%,这种下跌当天就消化了,但是有了跌停板,这种每天的下跌都被限制住了,累积起来造成溢价越来越高,而下折则重新把大家的净值弄成1,三种份额都从1元开始涨、跌,等于累积的溢价在下折完成后,要在一天的时间内全部打掉,从而造成投资者折后损失巨大。
同样上折如果也出现母基金涨停的极端情况的话,那么B就会补涨。因为母基金涨停,B两倍杠杆就应当上涨20%,但是一天只能涨10%,所以第二天它要再涨10%才能反应它的真实价格。
在上涨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上折,而涨势如果继续的话,B份额持有人因为得到母基金净值会涨,加上B的份额 不变,杠杆变大,所以非常受益,但如果市场下跌,母基金的净值也会下跌,杠杆变大,净值的下跌也会变大,所以就会受损。
所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管是上折还是下折还是定期折算,都不会带来吃亏或是占便宜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市场波动带来的。投资者只有清楚分级基金的特点,并准确地判断市场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