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经济学家是怎样炼成的
2016-02-09 曹卫东次阅览
首先,必须回答“投行经济学家(研究员)”这个头衔对应的工作内容?以免误解。
陶冬,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师。他如此描述,“经济学家分两类,一类是研究过去的,一类是预言未来的。前者属于书院,为发表文章而奋斗,佼佼者或许可以拿到诺贝尔奖,但是在投资领域大有斩获的似乎不多。后者属于市场,每日在数据中打滚,被逼着不停地发表文章,不停地做出各种预言。投行经济学家,属于此类。”
没错,为预测未来而奋斗的研究者——这是投行经济学家的“注脚”。显然,这一特征有别于同属领域的其他研究者。
“观点必须清晰,不能像一些或学术研究报告那样时常模棱两可。”马骏,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2009、2010年连续被《机构投资者》评为亚洲经济学家第一名和分析师第一名,2009年被汤森路透评为亚洲经济学家第一名,2010年被《亚洲金融》评为亚洲经济学家第一名。
马俊认为,投资者的工作是做“投或者不投”的决策,所以,身为“好的研究员”就应该针对投资者的观点,明确表示自己比他们乐观还是悲观、为什么。
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公告的数据,花许多篇幅去评论数据本身对投资者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这些数据在多大程度上偏离了预期,为什么会偏离,这些偏离意味着今后的走势会比以前的预期有何种改变。
有用的研究必须要定量。你说乐观,到底是比平均预期高1%还是10%,要说出来才对市场有用。
马俊对年轻研究员的忠告是:“担心犯错误,喜欢随大溜人云亦云,这样似乎可以保住饭碗,但难有长进和市场的影响力——如果你是第三个、第五个重复别人观点的研究员,你的研究没有什么价值。研究员应当尽量不去看同行的研究,觉得什么是对的就说什么,不要受别人观点的影响。”
最后,马俊同样表达了对于“预测的重要性”的看法。“对分析师而言,好的投行研究基本上就意味着比同行的预测更具前瞻性、准确率更高。”
归纳一下两位前辈的经验要点:
● 为预测未来而奋斗的研究者,是投行经济学家的典型特征;
● 好的研究基本上等同于“前瞻性、准确率”;
● 观点必须清晰,学术研究般的“模棱两可”对于投资者没有意义;
● “有用”的研究必须要定量,用数字表达你的乐观与悲观;
● 不必在乎,也不应该在乎同行观点,不要受别人观点的影响;
作为一名研究员,常常会纠结于专业性与商业性之间的权衡。假如换个视角,不难发现,纠结其实源于“解释现在或过去”与“预测未来”。
所谓“商业性”,就是投资人对于未来趋势的求知欲。如果一份像样的研究,不能揭示未来,哪怕只是一副面目,那么它的商业价值与专业价值自然无法达成平衡。
简而言之,近乎完美的总结是为了更好的预测未来——这才是一名研究员从事研究的终极目标。个人观点,权当抛砖引玉。
其次,如何写出一份“好”的研究报告?
一份“好”研究报告的影响力与评估者的喜好有关。所以,一个好的评价体系非常重要,首先要有足够的客观性。
马俊给出的建议是,需方反馈非常重要,即收集定期量化的客户意见。同时,研究成果的考察,比如报告质量和影响力。另外,足够宽泛的平台,有助于提升研究员的影响力。如果一个研究员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只能影响少数投资者,或是他花许多精力对单个客户提供服务,“效率”就比较有限。
一份“好”的研究报告,陶冬认为必须具有以下四个要素。
其一,Uniqueness(独特角度),人云亦云很难被人记住你的名字,独到的角度、独到的素材、独到的分析,才能打造出富有创意的研究成果。
其二,Forward-looking(前瞻性),凡是见了报的内容,都是新闻记者的工作范围,而非投行经济师的工作,除非你能说出非常与众不同的解读。投行分析师的功力,在于预言可能某天见报的新闻,预言下一个市场共识。
其三,Relevance(市场相关性),经济分析乃中间产品,GDP是9.1%还是9.3%,也许对经济学家来说是大事,对多数市场参与者却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如何将分析与市场联系起来。无法与市场变化连在一起的经济分析,不做也罢。
其四,Interesting(有趣),没有人会质疑包装对产品销售的影响,但是许多经济学家在表述自己观点时却不注意技巧。客户每天面对上百份研究报告、不间断的市场数据,如何令自己的研究成果争取到客户的注意力至关重要,这好比足球比赛中的临门一脚。
我窃以为,从理论上评判一篇研究报告的“优与劣”确实很难(如同从理论上去判别“美丑”),但不影响“模糊”评判,即“大众化”的审美情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众口味通常与市场选择,常常分别站在河两岸。因此,保持观点的独立性、准确性,也是不可以忽视的重点。
在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研究领域,没有人会“不喜欢”正确者。在让研究报告“讨喜”的同时,研究预测的正确性则更为关键。虽然往往在短期内,正确性无从体现,但如前文所言,一名好的投行研究员意味着比同行的预测更具前瞻性、准确率更高,而不止是比同行所讲的故事更动听,更大声。
然后,如何让买方喜欢“你”?
没有取得买方的认同,观点独立性?这是妄谈。——相信在你阅读前面两文时,心里或已在念叨这句话。
这是现实。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故事:部分研究员因为过于直白表达观点,而使得公司失去买方青睐,原因是买方机构(基金)不认同卖方机构(券商)的部分观点,特别是发生在一些中小券商身上。
问题总是要解决。程坚,华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他给出以下一些“小窍门”:
1. 一般会先看报告的题目及摘要,有新视角的报告往往才入得法眼;
2. 报告需要有明确的观点,“有些研究员怕错误,往往模棱两可地写报告,其实错误不要紧,以前的错误观点不代表下一次不正确。买方一般相信券商的筛选能力,既然这位研究员存在,必然有存在的道理,研究员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做出明确判断”。
3. 大的研究机构对宏观和策略方向的把握比较好,而在某些区域上市公司的把握上,一些地方性券商反而更出色。
4. 买方最看重卖方的专业研究能力,尤其是研究报告的客观、深入和前瞻程度。
5. 简单精要的研究报告,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如点明要点,观点明确。
与陶冬的“一份好的研究报告必须具有四个要素”进行比对,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共通之处。
——新视角、标题、摘要;好比,坐在电影院看大片,无论是预告片,还是片名,甚至是开演十分钟的剧情,千万不能落入俗套。买方每天面对成百上千的研究报告,想要获得其垂青,指望其看上两眼,两秒其实就可以决定了。
——判断要犀利,简明扼要;准确的判断比错误的判断好,错误的判断比没有判断好。买方需要卖方的观点清晰明确。即便本文开头称述的故事出现,如果研究员最终判断正确,相信买方一定会“迷途知返”——没有人会“不喜欢”正确者。最不可取的是,没有观点而浪费大家时间。
——专业性体现在前瞻、深入、客观;专业词汇的堆砌,复杂图表的应用,模棱两可的论证是“伪专业”。真正的专业性,需要前瞻判断,需要深入调研,需要客观称述。常常会有研究员把这三个方面变成了,推销噪音、闭门造车、哗众取宠。当然,我们必须看到,现象背后的本源仍然是需求——谎言总比真相要美丽,更易于被人接受。
前瞻性、准确率会成为此类研究员不可逾越的瓶颈。同时,等到头发稀疏的时候,难免会为当年过多地委屈了自己的傲骨而感到遗憾。毕竟,顶尖研究员一定只会是“敢于坚持自己观点并常常正确”的研究员。
“建立在严谨分析上的标新立异”与“为十五分钟的轰动效应而信口开河”有本质区别,但却容易混淆。
“激情不是装出来的,一定是基于对自己的分析研究有足够的信心和发自内心的自豪。”王庆,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他认为向买方阐述观点时需要表现出足够激情,但激情不完全是表演,而是情不自禁,基于自己研究成果的自信。
最后,引用瑞银投资银行区副主管张化桥的一段话来作为本套“秘籍”的结束语——有一位老分析师曾经说,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对一半、错一半的工作,容不得任何人傲慢。我们都想声称自己是最高明的分析师,但保持幽默的自嘲心态太重要了——你明天就可能出错。
免责声明
- 本网站行业新闻资讯栏目所提供的内容有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并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所转载的文章出于传递更多知识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