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机构研究 > 银行运营 银行机构研究银行运营
初识亚投行“掌门人”
- 银行运营
- 2016-02-09
这位彬彬有礼且行事老练的“前财政部副部长”和“前亚洲开发银行(ADB)官员”,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也不错。用数名与他打过交道的人士对他们的描述,金立群是一位绝佳的“与蛮夷人打交道之人”。英国BBC指,金立群是少见的人才,具有国际视野。
据悉,金立群是一位亲英派,与英国人交流时喜欢引用莎士比亚的桥段;他还向法国人讲述自己多么迷恋法国的文化;而他跟德国人说因为他们诚实所以自己最喜欢他们。
2014年10月23日,就在21个的财长和代表在北京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的前一天,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长金立群离任,而他的新职务是财政部亚投行筹备组组长,同时也是现任亚投行临时多边秘书处秘书长。
作为一位老财政人,金立群履历深厚:历任财政部世界银行司司长、财政部长助理、财政部副部长。1988~1993年,金立群曾在世界银行任职副执行董事。2003年8月1日,金立群出任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任职5年。他是第一个以副部级高官的身份出任亚开行高管的人。金立群因此被外界认为将成为亚投行的高管。
金立群1949年8月出生,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文学硕士,1980年毕业后直接被分配到财政部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他在财政部有着23年的工作经验,其中包括在世界银行执行董事办公室工作6年的经历。1984年至1998年,历任财政部外事财务司副处长、财政部世界银行司司长、世界银行副执行董事、财政部长助理、财政部副部长等。
此后,金立群在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担任副行长5年。2003年8月1日他出任亚行副行长。2008年9月,被任命为中投公司监事长、委副书记。2013年5月,他从中投公司监事长一职离任,出任中金公司董事长。
掌门的自白
金立群:很多人对我有误解,认为我只是读外语出身的,但你看我这里的书,除了经济和金融方面的书籍,其他全是的古典文学以及哲学。红楼梦所有的版本我都有。我奉行两条,第一个就是读书。我认为现在很多人不读书,至少不是认真读书。我读书是绝对不会什么书拿来都看,像我家里的书架,这本书必须具有永久的价值,否则不会上我书架;第二个,要以批判的眼光来读书。唯书、唯上,这是人很容易犯的错误,我是不断挑战,不断提出问题。我当年在美国波斯顿大学读经济,要想留在那里攻读博士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我没有在美国读完博士,要我回来,我就回来了。经济学基本的东西我都读了,但是我没有一头扎到学术领域的深海里,没有时间去搞过分理论性的东西。作为我来讲,需要经济学方面比较全面的知识,但并不需要过分的学术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政策水平,看问题的视角。我最高学位是硕士,是在北外拿的,而且是在毕业以后补的,因为我们毕业时,学位制度还未颁布。此后,为了拿到学位,我又专门写了一篇论文,是研究语言学的。学校给我硕士学位,这是我真正货真价实的,全日制拿到的学位,不是混日子拿到的,那种混日子拿到的博士我不要。我不求虚名,我硕士就是硕士。当然,财科所也请我当博导啊,河南大学请我当英国文学的博导,为什么我没带一个学生呢?我现在没有时间,我要对学生负责,我带学生我就要全力去带这些学生,如果我退了能空出时间来我可以带。我写的东西都是我自己写的,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写的。
读书、工作,都需要时间。时间怎么来的,第一个,要看你整个人生中间怎么利用这个时间。在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的范围里,每个人能挖掘出来的时间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是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跨度来看人们所能挖掘的时间,那么人跟人的时间差别就大了。我有一次到杭州去,等飞机起飞,飞机在跑道上延误时间,人们都是非常烦躁,整整六个小时。在这个时间里,我写完了一篇文章,这个就是一个例子,时间哪来的?很多文章,我是怎么写的呢?飞机上、火车、酒店,只要坐在那儿,我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所以说,当你看一天,时间差别不大,当你看十年,时间差别是很大的。时间就是这么来的,每一天都会过得比较有意思。
掌门的观点
企业在国外一定要遵纪守法,一定要把事情做好,让人家能信任你。如果有一件事做不好,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形象。
经济增速放缓,并努力往价值链上游移动,而不仅仅是追求短期的利益,这对经济长远发展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如果可以提供相应的商品给国际经济,这些产品不可替代,或者像稀土一样,短期内不易替代,就不用担心他们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了。
我认为(企业对外投资)就要强调商业考虑,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谈什么战略啊,把人家吓得半死。应该表明我们有资金,有产能,到你们那里去开厂办企业,减少贸易方面的摩擦,到你们那里去创造就业机会,不是很好的事吗?就是要在商言商,不要去增加人家的顾虑。其实我们的企业出去没有那么多目的,却说得人家很害怕。还不如直说:“我们出来就想赚点钱么!”
要淡化国企和民企的界限。我们似乎一直在强调这种意识形态,仿佛两者一个正出一个庶出。现在不能像以前那样“划成分”,我们都是人,讲到企业,都是企业,不要说什么国企、民企。对外宣传的水平要实现真正的提高。
现在有一个习惯,有两个手,是两手抓两手硬,一个是无形的手,一个是有形的手,这两只手都很强,我觉得应该让企业、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转型必然对经济增长要素的配比和调整提出挑战。不要太多地直接卷入其中。
现在并不缺少资本,但是所谓大家手里有钱,在银行里有存款,但是,钱不是资本,这个概念一定要搞清楚。钱一定要经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让它转变成资本,真正起到作用。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这些钱转变成资本之后投放到哪儿去?是不是再去搞很多的基础设施项目?经济的发展要平衡。如果只是基础设施一头独进,而其他部门的发展跟不上来,这些投资就不能产生良好的效益,会是很大的浪费。
加强资金分配的市场导向作用,鼓励创新,鼓励研发,保护知识产权。不保护知识产权,的转型是做不到的。人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乔布斯?乔布斯代表的是一种市场的力量,代表的是创新。这个问题表明了人们对缺乏创新的忧虑。
我认为的乔布斯是有的,只是名气没有那么大而已,我们有些民营的企业也是叱嗟风云,做得也不错。但是,确实是没有乔布斯那么大的影响。乔布斯死了,为什么乔布斯死了?因为苹果机给地球上的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福利,上帝有点儿嫉妒,天堂里的电讯都没有那么发达,请你到天堂来吧。
乔布斯走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对苹果来说不是好事。但是我相信乔布斯活100岁、200岁,也不可能让苹果永远取得这么大的辉煌业绩,一定会被别人所取代,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魅力。我们关心的不是乔布斯是不是死了,关心的是不是能够做到一个乔布斯倒下去,千万个乔布斯站起来,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上述综合自网络)
掌门的八卦(此部分转自"何帆研究札记")
AIIB是一场赢得连人都感到意外的胜利。欧洲多国争先恐后地投入亚投行怀抱的那一刻,终将被记入史册,堪称为经典战役。作为幕后的最大功臣,金立群把纵横捭阖、远交近攻的智慧发挥得淋漓精致。英国《金融时报》这样形容身负主持亚投行筹建重任的金立群是如何分化欧洲的:他在过去几个月往来欧洲各国,说服它们加入该行。金能够讲流利的英语,法语也不错,彬彬有礼而老练,善于同西方官方打交道。
最精彩绝伦的部分是,“英国人认为他是一位亲英派,因为金与英国人交流时喜欢引用莎士比亚的话;他还向法国人讲述自己多么迷恋法国的文化;为了取悦德国人,他还跟德国人说因为他们诚实所以自己最喜欢他们。他离间欧盟(EU)各成员国的功力已在北京传为美谈”。
“金融外交家”是外媒体送给金立群的美誉。但金立群的女儿金刻羽则说:“我爸爸不是喜欢交际的人”。AIIB的官方图章刻的是: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但其私人图章上隐约能看到的则是:An Interpreter-inventedBank.
金立群毕业于文革后北京外国语学院第一批英语研究生班,是英文大师王佐良和许国璋的得意弟子。临近毕业之时许老的一位昔日门生请他从研究生中推荐一人去财政部工作,许老遂建议金立群考虑这一方向。彼时的金先生醉心于英语和文学,有意致力于学术研究,对许老的提议很是犹豫。但是许老认定“更需要经济和金融人才”。恩师的看法深深地影响了年轻的金立群,他最终进入了财政部。
进入财政部工作后的金立群,也并没有放弃英语和文学的梦想,他在工作之余曾经试图翻译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