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融资租赁新闻 > 租赁动态

融资租赁视角解读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报告及全文

更新于: 2021-12-16  星期四 已有 人阅读 信源:《电鳗快报》作者:中建投租赁字数统计:5456字

经济工作会议历来都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针对融资租赁行业,建议重点关注本次会议释放出的五大信号:

信号一:“稳”字当头,“三重压力”下的宏观政策总基调

会议指出,“必须看到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首次以“三重压力”定性当前的经济状况,这是确定明年宏观政策总基调的背景,也充分表达了高层对短期稳增长的重视。需求收缩,对应消费低迷、基建投资疲软、房地产加速下行等现象;供给冲击,对应全球供应链紧张、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资源环境约束等现象;预期转弱,原因在于经济下行压力叠加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预期产生了扰动,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居民消费的意愿和信心。

为了应对“三重压力”,在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上,处处突出一个“稳”字,仅通稿中就出现了25次。具体包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等等。因此,明年的宏观政策将向稳增长倾斜,以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此外,本次会议还强调“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去年下半年以来,始终强调的是“跨周期调节”,而由于明年稳增长压力加大,需要强化“逆周期调节”,以更好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信号二:财政政策明确发力且适当靠前,基建投资和减税降费是两大抓手

回望今年,跨周期调节背景下的财政支出“留力”特征明显。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财政和基金收入同比增长近15%,但支出却同比下降,反映出财政支出不够积极。

因此,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而且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进一步强化了积极财政的政策预期,财政赤字规模还将小幅增长,市场普遍预计赤字率保持在3.0%-3.2%。明年基建投资扩张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靠财政支出,一是改变财政“超收减支”的格局,二是把今年攒下来的结转结余用出去,形成实物工作量。

一方面,会议提出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今年地方财政发力慢的局面有望改观,同时也为推进“十四五”时期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提供充足财力保障。在投向上,融资租赁企业可重点关注5G、特高压、新能源等“新基建”领域。

另一方面,会议提出要“坚决遏制新增地方隐性债务”,明年地方债务仍有去杠杆压力,对城投的融资政策预计将持续偏紧。对于与地方财政相关的业务,融资租赁企业需持续动态关注并评估地方财政状况,谨防阶段性流动性冲击对存量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会议还要求“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预计明年制度性及阶段性减税降费将共同发力,规模或将超过1万亿元,有助于改善实体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衍生出更多的投融资需求。融资租赁企业应抓住政策机遇,更加积极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制造业和中小企业融资。

信号三:货币政策略偏宽松,小微、科技、绿色是重点支持方向

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会议延用了几天前政治局会议的基本表述,而央行126降准则是上述精神的具体落实。

在经济周期不同步、复苏不均衡的背景下,2022年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可能略偏宽松,预计会选择通过“全面降准+结构性降息”的方式稳增长、宽信用,以更有效地应对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的外溢效应,同时有针对性地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

对融资租赁行业来说,一方面,企业自身的流动性有望总体得到改善,扶持领域业务的融资难度和成本有望降低,对开展绿色租赁业务形成利好;另一方面,由于相关企业客户融资渠道较为通畅,因此展业也将面临激烈竞争,行业利差存在持续下行压力。

信号四:发展动能切换,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与促进消费恢复

制造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会议提到,“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目前,许多产业环节和关键领域仍面临“卡脖子”困境,需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自主可控能力,补齐制造业基础短板。同时,积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实施,有利于减轻上游品价格上涨对中下游制造业利润的影响。会议还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助于激励新能源使用和投资,落实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此外,政策还将大力扶持“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其依托特色建立竞争优势,并通过北交所、新三板等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发展。

总体来看,更加稳定的政策预期能够提振制造业企业的资本开支意愿,预计制造业生产、投资增速将保持较快水平。融资租赁企业可紧紧抓住产业升级、动能转换释放的巨大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融资+融物”的优势,进一步挖掘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业务机会,加大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创新力度,拓展新的宜租领域,助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强化。

此外,尽管通稿中直接提振消费的表述篇幅有限,但结合12月初政治局会议精神来看,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的持续恢复将放在明年工作的重要位置。而且,畅通大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也是落脚在拉动消费增长上。日前,发改委实施的“家具家装下乡补贴和新一轮汽车下乡”,就是会议精神的落实落地,有望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融资租赁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等领域有较好的展业基础,需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信号五: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平台经济、教育培训、信息安全、影视娱乐等领域的监管措施。本次会议又强调,“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

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有助于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促进要素流动。

融资租赁企业需关注相关业务的开展风险,谨慎介入资本无序扩张的行业。同时在政策驱动下,资本或将进一步流向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融资租赁企业开展相关业务或将面临更大竞争,进一步深化专业化发展,在相关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附全文:

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二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强化契约精神,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

三是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四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形成扎实的科研作风。继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五是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改革。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主动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六是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

七是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会议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要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消费领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增强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要强化能力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干部队伍建设。化解风险要有充足资源,研究制定化解风险的政策,要广泛配合,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会议指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推动财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层政府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促进电力充足供应。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投入。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政策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扩大高水平开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有用【
免责声明:本站行业新闻资讯栏目所提供的内容有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并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所转载的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站内提供的部分文章和图片资源或是网上搜集或是由网友提供, 若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或权益,敬请来信来电通知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