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国的语言研究

[复制链接]
3736 0
当今 的官方语言是普通话,普通话的基础就是北京话。 官方语言的这个传统大概从元代就开始了。但是,元代以前, 的官方语言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几乎没有确切的历史记录。

大一统社会的建立始于秦朝,但是,历史记载显示,秦朝只统一了文字,所谓“书同文”,而没有统一语言。直到今天, 各地方言差异很大,也是一个历史的遗迹。秦朝以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夏商周的官方语言应该相对统一,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独立王国基本上都是各自独立的官方语言。齐楚燕韩赵魏秦,再加吴越等,各个朝廷的官方语言应该是不一样的。

那么秦朝以后,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建立之后,中央朝廷的官方语言是什么呢?按照常理,秦朝的官方语言也许应该是以陕西、咸阳方言为基础的某种语言吧。西安作为历史古都,在 历史上长期都是中央政府所在地,因此,有理由认为,在元代以前, 政府的官方语言应该是陕西话,或者西安话。

之所以要讲这个问题,是因为在研究 古代诗歌时,我们会碰到一个问题。 古代诗歌非常讲究音律和平仄,那么,这种音律和平仄是按照那种语言制定的?换句话说,李白的诗应该用什么语言念更符合音律和平仄?今天,我们念李白、杜甫的诗,毫无例外地使用的都是普通话,但是在唐朝的时候,李白在朝廷之上,要求高力士为他脱靴再做诗的时候,他使用的什么语言?我们用今天的普通话念“看书”这个词的时候,一模一样的发音,在陕西话里就是“砍树”。那么,当唐朝人写下“砍树”这个词,我们今天念的时候,应该是念成普通话的“砍树”,还是“看书”?虽然这种区别对于今天我们读古文、念古诗似乎也没多大区别,但是,在我们研究古代诗歌音律的时候,这个区别就非常重要了。
宋朝的苏东坡诗名很高,苏东坡是四川人,我听过用四川话念苏东坡的诗,很有味道,不比用今天的普通话念逊色。然而,我们能够肯定苏东坡诗词的音律就是按照四川话的发音吗?好像也没有充分的理由。

宋朝还有一个诗人叫周敦颐,也就是写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那个人。历史记载说,周敦颐的诗歌是语言和音律配合最好的。今天我们用普通话来念周敦颐的作品,这种感受并不明显。所谓语言和音律的配合,可以举一个现代的例子让大家有所体会。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有一首歌叫做《蘑菇的小姑娘》,谷建芬说,她创作这首歌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念歌词,在念的语调中找到音乐旋律。当我们唱这首歌的时候,“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箩筐”唱腔和念白真的非常接近,这也是这首歌曲琅琅上口的原因之一。可惜现在很多作词、作曲的人,不太懂这个道理。回到周敦颐的问题上,古人评价周敦颐,说他的诗歌和音律最贴近、最符合,用今天的普通话我们难以感受,也许合理的解释就是,周敦颐的诗歌最适合的语言可能不是今天的普通话。

作为语言学的学术研究, 的语言在历史上有两次大规模制定标准语音的事件,一次在汉朝,一次在宋朝。但是,那时候的语音规范在今天看来,依然是模糊的。例如汉朝的《说文解字》,对于字音的注释,今天看来就不够精确。举一个例子,按照《说文解字》的主音规则,“刘”这个字的发音可以注释为“李楼切”,也就是“李”的声母同“楼”的韵母相切。但是,“六”似乎也能这么注音。当然,“六”更适合的注音也许是“李漏切”,然而,当我们不知道“李”、“楼”、“漏”的标准发音时,又如何能获得“刘”、“六”的准确发音呢?《说文解字》的注音法,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循环,你只有掌握“李、楼、漏”的发音,才能掌握“刘、六”的发音,但是,要掌握“李、楼、漏”的发音,你还必须先掌握其他字的发音。这种注音的循环状况,缺少了今天小学生先学音标的标准化过程。同样是“李楼切”,用普通话读,和用四川话读,用广东话读,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难以达到统一语言发音的效果。对于语言学家来说,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多不符合音律的现象,他们往往用一个简单的说明就带过了——古代发音和今天的发音不同。而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古代官方语言和今天官方语言的不同。

由于没有录音设备,要探究古代的官方语言的发音,似乎少了必要的基础。但是,还是有一些语言的遗迹是可以供今天研究的。

在语言学中有一种叫做“语言孤岛”现象。例如杭州话。熟悉江浙一带方言的人都会知道,杭州话在江浙地区比较特别,它和邻近地区的方言有较大的区别,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儿化音”特别多。“儿化音”其实是北方语言的重要特征,杭州话里的“儿化音”其实是南宋时期,杭州(临安)作为首都,来了大批以皇族为代表的北方贵族,北方语言成为南宋临安的官方语言,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百姓语言,才使得杭州城里的语言,同邻近地区的语言产生较大的差异。由于在语言上向官方语言倾斜的趋势,还使得杭州话里的“儿化音”甚至比北方话还要突出、强调,比方说“棍儿”、“袋儿”等杭州话,其“儿”字的发音非常突出,有点故意强调的意思。此外,南京话也有这种倾向。因为,我相信朱元璋即使登上了宝座,也还是说着他的苏北话,连他的很多亲信大臣都是苏北人,明初朝廷里的官话应该是苏北话。直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北京话才成为朝廷的官话。而作为陪都的南京,政府机构一应俱全,大量的北方官吏看守养老,北方话自然也就大大影响了南京本地话。

还有一种是南方地区较多的客家人和客家话。所谓客家人就是外来人口,他们是很多年以前由于北方战乱等原因集体迁入南方的,至今,客家话与当地话依然有很大的区别。有理由相信,客家话中保存了大量当年北方话的发音。也许,在研究客家人的迁徙规律及当即的语言存遗时,有可能可以找到不少古代语言的痕迹。即使不是那些客家话,仅仅是现在的南方方言中,古代语言的发音也大量地保留着。比方说现代的普通话很少还有用“衣裳”这个词,但是,这个词在唐宋时期却经常使用,至今,在江浙地区的方言中,几乎没有用“衣服”这个词的,大多依然是“衣裳”,而方言中“衣裳”的发音与普通话也不一样,是不是可以说,方言中的“衣裳”的发音更接近古代发音呢?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参照研究的就是周边国家的语言,尤其是日本。日本语言从文字到发音都与 语言文字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日语的形成大致是 的唐朝时期,因此,日语的发音很可能保留了一些唐朝的语言。甚至有人研究说,日语的发音更接近唐朝时期江浙一带的语言。

总而言之,对于 古代的官方语言,长期以来很少有人研究。虽然这不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但是,它对于 的诗歌、民间戏剧的研究是很有益处的。本人的博客上有一个还没有完成的连载,《一个有思想的嘴巴》,上半部分说的是“吃”,下半部分说的就是“说”,当然,由于时间有限,这个闲情逸致的话题还没有写完。

文章毛病不少。有一个问题还是掉一下书袋。
有人说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所以苏北话一说明显有问题。
朱元璋虽为明朝开国皇帝,出生却在元朝。元朝行政体制并无安徽省。当时的凤阳隶属河南江北行省。这一行省的范围大致包括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地区,而当时的黄河从郑州附近改道,夺淮河入海。这个行省的东北角到达今天连云港市以北的赣榆(已跨过当时的黄河)。今天苏北的主要城市盐城,当时是沿海城市(产盐,所以叫盐城)而今天的射阳、滨海等地还被海水淹没,幸亏黄河由淮河入海,这些地区后来才成为陆地。河南江北行省的最西端到达今天湖北与陕西交接的平利。元朝行政区域划分,行省以下为路或府。朱元璋的出生地凤阳隶属安丰路。
明朝成立后,行政区域也没有安徽省。凤阳府直属南京,类似今天的直辖市。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江苏和安徽、上海的全部,以及江西部分地区。
因此,说朱元璋是安徽人,只是后人的说法。
在我的印象中,凤阳地区的方言与苏北地区很接近,便随手写下了苏北话,也许用“江北话”比较合适,或者直接就叫“南京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停止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研究报告

更多

社区同学

更多

客服中心

Admin@tjrzzl.com 周一至周日 10:00-22:0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加入QQ群组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运营理念
注册说明
获取硬币
服务说明
社区规范
免责声明
账户安全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