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中产阶级产生存指南

[复制链接]
2392 2


“我懂三种手艺,会三门语言,失业三个月,只想找一份工作。”

如今,对于新一代美国青年来说,大萧条已经成了历史名词。只有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会偶尔提起,你应该为能吃饱感到高兴,因为在30年代人们总是挨饿。

无论如何,这场灾难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命运 —— 当一场突如其来的全面崩溃到来,所有规划中的美好未来,都成为了不可能的昨日泡影。而中产阶级只能在失业大潮中,努力维持生活最后的体面和尊严。

一、失去一切金钱,只在一瞬间

大萧条前的美国,是闪耀的20年代,华灯璀璨、纸醉金迷。
1928年,刚上任的胡佛总统意气风发地宣布:“征服贫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把贫穷从这个国家驱逐的日子就在前头”。



克莱斯勒大厦1928年开始动工,立志成为世界最高大楼,后来洛克菲勒中心和帝国大厦在大萧条中相继完工。

城镇人口数破天荒地超过了农村,摩天大楼第一次出现了白领。一战后的工业生产像变戏法一样,把摩托车、浴缸、电冰箱、收音机源源不断地送入千家万户。

整个国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消费。女人们追逐广告模特儿的最新时尚,男士把皮鞋头擦得油光锃亮。汽车广告宣传着新的中产标准 —— 车库里得有两辆车。

每当入夜爵士响起,大都会就像一个华丽的靡靡幻影。人人都把一夜致富的神话挂在嘴边,人人都在期待一个无限光明的未来。



青年男子流行穿皮草炫富,成了常青藤名校学生的标配。广告说一件要325美元至450美元,放在今天相当于至少4000美元。

直到19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如雪崩般降临,股指狂跌40%。

十年大萧条开始了。

刚开始,人们企图用幽默来抵抗股市的异动。有笑话说,高盛集团的每一股股票都附赠免费左轮手枪,还有笑话说,酒店前台会询问每一位登记者:“是来睡觉,还是来跳楼?”



黑色星期二来了!

不久,全面崩溃就占领了华尔街新闻头条:5000多家银行倒闭,8万多家企业破产,1400万工人失业。
对成千上万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一生的血汗钱,顷刻间化为乌有。
曼哈顿的出租车司机眼睁睁看着收入从每天7美元跌落到了不到3美元。即便是仍有工作的精英医生和律师,收入也缩水到原来的40%。
但有工作已经是幸运的。《纽约时报》记者描述,夜间敲门讨饭的,可能是一年前在银行为你办理贷款的职员,或是某企业的高管。
1931年,芝加哥的失业男子排队领取免费汤。
“我懂3种手艺,说3门语言,奋斗了3年,有3个孩子,失业3个月了,但是我只想要一份工作。”
随着财富蒸发,每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都在松动。
首先摧毁的是生活中非必需的部分,比如一件皮草大衣或者一次冬季旅行。家具店和糖果店损失了70%的顾客。开去年流行的车型不再是一件丢脸的事。曾经时髦的电烤箱、搅蛋器、咖啡壶销量像自由落体一样下坠。只有电冰箱依然屹立不倒,因为有了冰箱,才能在减价时囤积低价食物。
更多转变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人搬到更小的房子,或者与父母合住。“下馆子”被从日常活动剔除,自带盒饭取代了外卖柜台。每周的逛街习惯,即使没被完全取消,也会按月限定次数。理发也从美容沙龙,转到了家里。
30年代,失业者在中央公园建起棚户区,也被讽刺地称为“胡佛村”。
1935年,挨家要食物的流浪汉得到了一个三明治。Alan Fisher / 摄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许多父母为儿女精心打造的生活,一夜之间失效了。
9岁女孩茱蒂丝看见父母辞退了保姆,从豪华的住所搬到狭窄的一居室,才知道并不是每间公寓都有餐厅。男孩菲德勒的母亲则省下了他的生日派对:“不要指望任何礼物,因为银行已经倒闭了。”
1939年,四个孩子共用一张床。
1935年,工人的女儿坐在新家里,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
约会也像其他家庭之外的活动一样减少了。
年轻人谈不起恋爱,更结不起婚。小伙子叫苦:“我有的是时间,可没有钞票。”而姑娘们会可怜巴巴地解释:“我没有好看衣服可以穿出门”,或者“靠你挣的那点钱结不了婚”。
与结婚率一同下降的还有离婚率,整整跌了10%。不是因为美国人变得更忠贞,而是合法离婚的法律费用太贵。
1934年,富有的新娘穿着好莱坞明星同款拍婚纱照。不过中下层新娘都已经不奢望像样的婚礼和婚房。
不过,日子总有“凑合”的办法。
孩子们学会了捡汽水瓶送到铺子里退钱,一个赚2分。有的家庭把收到的圣诞卡片保存起来,准备明年改寄给别的朋友。失业者鞋底磨出了洞,就把报纸叠起来塞入鞋底。
由于许多主妇开始用面粉袋给家人做衣服,面粉厂推出了彩色的包装袋。
1939年,一个流浪汉在丛林杀死乌龟煮汤喝。
越来越多的《大萧条食谱》出版,只为用尽量少的食材,让一家人获得均衡的营养。常用技巧是加黄油,以增加饱腹感。午餐肉也成了最受欢迎的发明,因为买不起肉的人家需要用它替代。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儿童,还是有很大比例身材矮小,被称为“萧条的一代”。

因为对更困难的底层家庭来说,不挨饿是一种奢望。有些家庭甚至轮流吃饭,一半人周一、三、五吃,一半人周二、四、六吃,只有周日全家人能共享食物。
于是怀孕成了中产妇女眼中的“灾难”,直接后果是,避孕药攀上销售高峰,一年狂赚2.5亿美元。同样销量增加的还有泻药,因为巨大的生活压力造成了肠胃不畅。

二、比贫穷更难熬的,是阶层下移

危机摧毁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人们的意志与信念。

对中产阶级来说,精神消沉成了一种比贫穷更可怕的时代疾病,因为多年奋斗换来的生活被彻底湮灭,而且可能永远无法失而复得。



精神病医生称,大萧条时期人们的心理健康显著恶化。图为1938年,纽约长岛精神科医院。Alfred Eisenstaedt / 摄

许多人尽量维持表面生活一切如常,好与底层贫民区分开来。

一位失业的律师,可能每天早晨依然西装革履、按时出门。可他的目的地却是在偏僻郊区,挨家挨户兜售杂志、便宜领带、高压锅,甚至干脆前往另一个市区,换上破衣服乞讨。

前证券公司职员霍华德,印象最深的则是复活节。他花一毛钱买了几个鸡蛋,让4岁的儿子找。因为蛋太少了,只能重复利用 —— 每当儿子找到一个蛋,就把蛋从篮子里偷出来,换个地方藏,就这样让儿子开心地玩了3小时。



1931年,一群建筑工人在洛克菲勒中心竖起圣诞树。无论如何圣诞节还是要过的。



1935年,一家人用攒下的闲钱,准备了圣诞节下午茶和巧克力蛋糕。General Photographic Agency / 图

女孩儿们则在消费降级的大潮中换上了长裙,这样就可以省去买丝袜的花销。

她们竭尽全力地修饰自己的外表,这是生活中仅剩的仪式感。各种高仿水货,以低廉的价格刺激着姑娘们的热情 —— “原版400块,翻版只要30”。拉锁也因为比纽扣便宜很多,而第一次被广泛用于服装。



第一个结婚纪念日,“当亨利给我戴上礼物戒指,我哭了,我洗碗洗到发红的手配不上这么好看的礼物”。大萧条中请不起保姆,于是主妇的手因为长期家务变得粗糙。



大萧条期间的口红广告:“他不再亲我了!”刺激着女人们无论如何都要打扮自己。



由于人们普遍变瘦,增肥药也有了市场:“瘦女孩增肥10-20磅!立即见效!”

如果买不起新衣服,就买“十分店”里的睫毛膏或者廉价口红。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生活仿佛也红火了起来。指甲油也是抢手货,销量增加30%,因为比口红更持久耐用。

还有不甘堕落的主妇,白天穿着方便干活的便服,夜晚则换上仅存的奢华礼服,力图展现出一种和白天不同的生活态度。

即便是俄亥俄州大洪水造成100万人流离失所的时候,灾民们也维持着体面的穿着:女士们穿着高跟鞋,男士们穿着长外套。所有人都戴着帽子。



1937年,俄亥俄州大洪水后,非洲裔美国人在救援站排队。MARGARET BOURKE-WHITE LIFE / 摄

人们身后的巨型广告牌,描绘了一家四口带着宠物狗驾车旅行。广告语赫然标榜着“世界最高生活标准”:“There‘s no way like the American Way”。

这些广告牌在全国有上千个,旨在通过描绘美国梦来传递希望。



1930年,洛杉矶街头的绅士和淑女。

不过事与愿违的是,总有人会面临无法维持体面的时候,其中一些人会选择离群索居。

失业者拒绝了来自有工作的朋友们的邀请,因为没钱拿出三明治和咖啡,回请朋友们玩一个晚上的牌。

服装贩子艾萨克斯,原本每周收入四五千块,如今身无分文,不得不放下身段去政府申请救济,他不止一次想到自杀:“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们,我死都不愿意领救济”。

14岁的克拉拉,眼看鞋子和衣服上的洞开始变大,也尝到了屈辱的滋味:“我不得不放弃读高中,因为买不起袜子了。”

长期失业后,睡懒觉也不再值得责备 —— 因为勤奋也赚不到钱。如果手头还有点钱,抽烟、喝酒、赌博就成了很难抗拒的诱惑。不过结果往往是自责,或者宿醉后的加倍沮丧。



1933年,人们蜂拥到酒吧买酒。



1935年,一名失业男子躺在城市码头,看似体面的大衣已经破败不堪。

后来,一次史无前例的广播事件,直接映衬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

1938年万圣节前夕,广播员威尔斯以“突发新闻”的口吻宣布:

火星人正在入侵地球,射线枪向纽约喷射了火焰,有毒的黑色气体在新泽西州肆虐。据报道,有7000名士兵和一队军用飞机紧急对抗入侵者,但没有成功。世界末日来临了!

这原本是广播剧“世界大战”的内容,但是数百万人信以为真。他们惊慌失措,试图逃离小镇。

直到长达一小时的广播结束时,威尔斯才向听众宣布,他们刚才听到的只是一场万圣节恶作剧。



威尔斯广播制作现场。



收听广播的人们。

但对许多听众来说,警告来得太迟了。

第二天,新闻报道了广播播出后的恐怖场面:

“成千上万听众从他们在纽约和新泽西的家中逃跑,许多人用毛巾捂住口鼻,以保护自己免受‘毒气’袭击。新泽西医院有15人因休克而接受治疗,匹兹堡的一名妇女在听到“袭击事件”后试图自杀。”

无望的生活已经让许多人丧失了判断力。

事实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曾表示,股灾并不是大萧条的根本原因,由公众恐慌引发的银行系统崩溃,才是真正致命的。

三、在梦幻中寻找救赎

面对命运的玩笑,人们开始竭尽全力地寻找精神慰藉。压抑的现实成为了造梦者的舞台。

股市崩溃的同年,好莱坞举办了第一届奥斯卡颁奖礼,如同一个电影辉煌的预言。接下来的十年,虽然全国电影院倒了三分之一,但全美票房收入增长到了近7亿美元。



伍迪·艾伦的《开罗紫罗兰》,讲的就是大萧条时期,一名主妇为了逃避沉闷的工作和出轨的丈夫,每天都到电影院看《开罗紫罗兰》这部电影。结果有一天,电影男主角突然冲出屏幕,与她私奔。

有一半以上的人每周看一次电影,只要花两毛五,就能进入由《金刚》、《绿野仙踪》 或者《乱世佳人》编织的梦境。

同期,迪士尼制作了米老鼠和唐老鸭,还有隐喻现实的“三只小猪” ——代表普通市民的三只小猪,最终战胜了代表大萧条的狼。



大萧条时期,梅·韦斯特一类的性感女星走红,物质匮乏时期的人们更喜欢“丰乳肥臀”。

大萧条还有一个后果是,阅读的人数大大增加。曼西城的公共图书馆图书流通率翻了一倍。

无所事事的民众突然发现,公共图书馆简直是穷人的天堂 —— 不仅可以在温暖的座椅休憩打盹,还可以用知识填补焦虑。
有顾客对图书管理员说:“要不是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或者自杀了。”

八卦小报也成了朝阳产业。它们凭借报道上流社会的精彩生活,配上刺激的标题和露骨的图片,吸引了一大批百无聊赖的市民。



描写著名俱乐部El Morocco内的名流八卦,成了最受欢迎的报纸专栏。



舞蹈也是人们保留下来的习惯。大萧条亲历者说,你不能同时伤心和跳舞。图为30年代“舞蹈马拉松大赛”中,一名参赛者体力不支晕倒。



艰难时期促进了民间音乐传播。沙尘暴灾民Woodie Guthrie在此期间成为了有史以来最着名的民谣歌手之一。



1936年,加州威尼斯海滩,小女孩捧着她的宠物。

在家庭内部,无线广播成了最大的消遣。

入夜,几乎所有家庭成员都围在收音机旁。全国人民一起,白天听超级英雄的广播剧,晚上听爵士乐和古典乐,还有罗斯福总统抚慰人心的“炉边谈话”。

同样成为热门家庭活动的还有大富翁游戏,它在1935年一出现就风靡全国,因为玩家在游戏中可以变成坐拥无数地产的富翁。

有人说,大萧条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一家人紧紧连在了一起。无数个抱团取暖的家庭,构成了克服经济寒冬的一个个堡垒,让渡过难关成为了可能。



1936年,曼哈顿的年轻人聚在罗斯福总统的重选海报前。


1939年9月3日,卖报男子挥舞着报纸,头条标题是“德国宣战了”。

随着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带来的制造业发展,大萧条终于迎来了消退的一天。程度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再也没有重演。

2008年,当美国再次遭遇金融危机,经历过大萧条的克拉拉已经93岁了。

她的“大萧条食谱”系列视频,被孙子上传到互联网,瞬间让她成了家喻户晓的网红。



克拉拉的做菜教程很简单,常常是混合4、5种常见食材。

不过,物质过剩时代的年轻人,终究还是难以理解一个什么都缺的世界。

1970年,当19岁的迈克被问到大萧条意味着什么,他的答案是:

“我不知道。我一点儿都不消沉,随时都能开心起来。”

按照他的理解,“不能坐在躺椅上,边喝啤酒边看电视,对我来说就是大萧条。”

谁说不是呢?当几十年过去,再艰难的往事,也只会成为历史课本上枯燥的寥寥数行。



1936年12月,曼哈顿的日落时分。

参考资料
[1]狄克逊·韦克特,《大萧条时代》
[2]斯特兹·特克尔,《艰难时代:亲历美国大萧条》
[3]陈芥.大萧条之中和之后的生活[J].世界博览,2009(23):60-63.
[4]谢滋.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对服饰审美的影响[J].服饰导刊,2013,(3):57-60.
[5]谢新辉.论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会与人民生活[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1):104-107.[6]?徐小玲."大萧条"中人们的生活轨迹[J].东方企业文化,2010,(14):148-148.
[7]路璐. 精神“午餐肉”:解析美国大萧条时的热门电影类型[J]. 视听界,2009(02):80-83.[8]张之琪,《咖啡公社》:大萧条、夜总会与八卦专栏,澎湃新闻
[9]孙立平,普通人生活中的大萧条,经济观察网
[10]Love, Edmund G,Hanging on; or, How to get through a depression and enjoy life,1972
[11]Jane Bingham,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Jazz Age, Prohibition, and Economic Decline 1921-1937
[12]Lynd, Robert Staughton,Middletown in transition;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licts[13]LARA RUTHERFORD-MORRISON,What Did People Cook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This Grandmother Shares A Recipe And Her Stories
[14]Remembe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Time
[15]LINDSEY KONKEL,Life for the Average Family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2 个评论

搜索

研究报告

更多

社区同学

更多

客服中心

Admin@tjrzzl.com 周一至周日 10:00-22:0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加入QQ群组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运营理念
注册说明
获取硬币
服务说明
社区规范
免责声明
账户安全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