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穿透式监管

[复制链接]
6937 0
银监会交叉金融产品风险管控,其中核心要义就是“穿透原则”,来源于2016年全国银行业监管会议讲话稿:“看得见,管的住”,“穿透式监管”。

这个也是此前同业业务新规“实质重于形式”的同义反复。

什么叫看得见?那就得看透,产品透明度问题。

现在的金融产品(包括信贷产品!),参与方很多,例如有好几家银行,券商,基金子公司,信托,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中介机构(评级、审计、律师、评估),跨行业,跨市场,异常复杂。
往往是银行通过这些机构,将自有或理财资金通过特定目的载体(信托计划、基金、资管计划)进行投资,标的如信贷收益权、应收账款收益权、结构化配资、两融收益权、信用债等等。
我们要搞清楚的是最终资金流向哪里?央票?金融债?企业债?信贷收益权?这些信贷收益权背后又是哪些企业的贷款?贷款投向什么项目?
“穿透”就是你要刨根问题,拆穿哪些拗口唬人的法律金融术语。
“穿透”主要是讲类信贷业务,当然运用到传统信贷也是可以的,
任何一笔信贷业务,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谁承担信用风险?承担谁的信用风险?只有摸清楚了真正的交易对手,以及对手的底牌,你才敢参与交易。
如果你看了半天,复杂的股权结构,关联关系,历史背景,借款人的盈利模式很绕,不能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建议你不要轻易参与,八成是骗子。你一个银行信贷员都看不懂,更不要说其上下游了,借款人将来怎么去向普通消费者忽悠现金流?哪来的还款来源?
比如:
你看到的借款申请书上的借款人是不是真正的对手?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马甲,实际控制人问题,隐名股东问题,顶冒名贷款问题。典型的就是民营企业某某系的问题。

申请书上的用途是否就是真的用途?生意靠谱吗?
如资金池问题,短贷长用问题,典型的就是融资平台。

银行的资金就是唐僧肉,信贷员的成长,一路走来,遇到太多的穿着马甲的妖怪,不断打怪升级,有的不幸被妖怪吃了。有的妖怪还是领导的裙带关系。不仅考验智商,更考验情商。有时候需要火眼金睛,有时候你眼睛得太透了,大水冲了龙王庙,只好把你推荐去网点做柜员,识别假钞去吧。

坐而论道易,要能看透,靠的是尽调本领、眼界、阅历、推理、悟性。

说点题外话,
“穿透”是免责条款,兜底条款。以后,但凡出了问题都可以说,信贷员没有落实“穿透”原则,“贷前调查不深入,贷后管理流于形式”俗套的罪名。考核办法工作边界要清晰,要有可操作性,谁也没有三头六臂,火眼金睛,我只要按照你规定的动作,没发现,就是尽职免责?还是说,“实质重于形式”,只要贷款出了问题,我都是没有做到位?如果是这样,运气不好怎么办啊。
什么叫透?什么叫调查到位?客户清户了,没有任何损失。但凡出现展期,借新还旧,就是用途、期限、现金流没搞透!经济下行?贷审会委员是具有一定经济学基础的管理人才,年薪几十万上百万,高级人才嘛,行业研究,经济周期没看透也是失误,对吗?这就是说了等于没说的废话了。

刑法学有个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行为与结果有没有因果联系?结果论罪,主观思想论罪,偏废都会导致更多的问题,扯远了。

如何去拆马甲?妖怪有七十二变,并不是说悟空会了七十二招就万事大吉,七十二是形容妖怪变化多端,要小心应对,根本就没有“天下无敌宝典”“一招鲜秘籍”。魔鬼总在细节中,风险总在大意时,无论你之前有多少荣誉,多少成就,多少光环,降伏过多少妖魔鬼怪,明天摆在眼前的一笔新贷款,一不留神就会让你回到起点。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马甲形式,生有涯,学无涯,所以我们不要陷入无穷无尽的战术,套路。要思考为什么要建马甲?动力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形式。马甲的目的有的是规避政策,有的是为了做业绩,有的是为了利益分配,保障各方权益,美曰交易结构设计。
设计马甲就要防止被拆穿?客户骗银行,贷前骗审查审批,支行骗分行,分行骗总行,总行骗监管部门?行长操刀设计的马甲能被信贷审查专员拆穿吗?
银行是强势,但是银行中的个人未必,各种任务和考核,累成狗。一个小老板,一年也有个百八十万,信贷员在他面前,无论是生活圈,信息圈都有一定劣势。所以要“穿透”没那么容易,不是说股权或人事关联关系判断那么简单。真实用途?什么是真实?很多公司投资电影目的是什么?避税,买保险干嘛?洗钱,信吗?

实务中,很多信贷人员是“能看透而不去看透”,“能拆穿而不去拆穿”,揣着明白装糊涂,甚至是替客户“包装”,为的是逃避各种各样的“合规审查”。

我们就说到了穿透的反义词,包装,穿透术和包装术是金融人必备的两大技能!缺一不可!

银行为了给隔壁的开发商老王的烂尾楼放贷款,不合规啊?银行找来了好几家银行,券商,基金子公司,信托,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评级公司,会计师、律师、评估师,咨询公司,设计了产品,形式上完全合规,当然老王也找了好多身份证,成立了多个表面上互相没有联系的农业企业,小微企业。
老王的烂苹果有几层包装,有的是自己打蜡的,有的是金融机构替他包装的,还有机构负责贴名优产品标签,有的负责增信,信得过产品。
包装功夫哪家强?商行看投行,金融人,大多数就是干这些“粉刷匠”工作出身的,文字拿捏到位,Excel运用入神,PPT亮点纷呈,不管内容如何,门面功夫十足。金融机构的求职者,简历精美,西装革履,你包装功夫老板都不认可,怎么去忽悠同行?客户?监管部门?包装功夫往往与薪酬成正相关关系。
文字,我问你老王生意好不好?你报告载明“经国际大所审计,净利润为正,经营现金净流量为正”,啥意思?要读懂净利润,还得读懂准则。正面回答了吗?没有,简单问题复杂化!
“经名校金融硕士海龟分析,未发现问题”
“经大数据分析,未发现问题”
“经模型分析,未发现问题”
问你有风险没风险,他只会告诉你统计上显著不显著!就是不直截了当的回答!
问你房价(股价)是涨还是跌,你给我一堆,“不明朗,观察”,“谨慎持有,审慎介入”。
出现风险怎么办?一定是黑天鹅啰!“百年一遇”是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这些细节都需要拆穿,穿透就是撕开各种华丽的辞藻,看透各种精美的PPT!

打开层层精美礼盒包装,发现是一箱烂苹果。piece of shit
银行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好苹果可以卖,烂苹果也可以卖,但是你不能以次充好,烂苹果卖个好价钱。关键是你一刀切,不准卖烂苹果,怎么办?不能烂地里啊,只能包装了。贴牌、包装、增信也没关系,关键是要让拿钱的人同时承担责任!穿透就是厘清权责利,对风险合理定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停止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研究报告

更多

社区同学

更多

客服中心

Admin@tjrzzl.com 周一至周日 10:00-22:0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加入QQ群组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运营理念
注册说明
获取硬币
服务说明
社区规范
免责声明
账户安全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