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间金融出事越来越多,基本可以验证我以前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我们过去维系金融体系蓬勃发展的市场性基础在坍塌。
从过去三十多年来看,维系我国信贷金融体系的基础其实是市场的企业一直是赚钱的,我们八九十年代,企业能赚钱,无论你是摆地摊还是生产物品,都能赚不少钱,2000年以后,生产可能本身不赚钱了,但是资产升值所赚取的利润甚至比单纯的生产本身还赚钱,使得你过去的金融体系,无论是低利贷还是高利贷都可以被收益覆盖,企业只要赚钱,金融机构你怎么玩,都不会出问题。 但是现在的市场的可怕之处在于谁都不赚钱,在一个整体不赚钱的市场里,金融的逻辑则永远无法实现,企业赚了十块钱,还你三块钱愿意,但是总共赚个三块钱给你两块,估计就心不甘情不愿了,如果亏钱了,要还你三块钱,基本就是跑路的格局,所以谈金融困境很多时候首先要谈的问题是经济问题,都不是本身单纯的金融问题。 核心是你信贷供给无法解决企业是否盈利的问题。 目前市场企业为什么不赚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整体性的产能过剩,这个问题恰恰是非金融命题可以解答的,你放水也好,扶持也好,都无法消耗整体性的产能困境,这样的市场里,去产能成为了必然的格局,去产能是成本很高,代价很大,而放松金融恰恰不是去产能的逻辑。 如何理解金融扶持呢? 如同一桌子人嗷嗷待哺都快饿死了,怎么办?现实的选择应该是饿死一部分人,然后给剩余的人支持,这样就能延续下去。 而金融放水是什么? 放水就是如同来一场盛宴,给所有的人一起吃,然后呢,强壮的和不强壮的,是都能吃一场饱饭了,但是结果呢?结果其实是一起死。如此现实残酷,怎么选?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在经济大面积下滑的情况下,违约会成为常态。 从12年13年我就预感到信贷危机必然爆发。 这里还是要区分一下两种金融形态,金融机构就其本质而言,分为两种,一种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另外一种是非银行金融机构。 两者区别是什么呢? 银行业金融机构其实本质是存贷的中间主体,它是唯一可以向公众吸收储蓄的金融机构。利用吸收的储蓄,可以进行贷款投放,银行承担了所有储蓄存款客户的风险,然后赚取贷款投放的中间利差。 理论上,一旦收不回来的钱,超过了利差收入形成的利润以及资本金,它就破产了。可是这种商业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合法利用资金池,不断地借新还旧。只要保证足够的流动性,信用品牌不出现问题,就能继续吸收储蓄。哪怕坏账再高,超越了资本金,都还能不断地玩下去。 世纪之初, 的商业银行曾出现过类似技术性破产的局面。当时,由于有国家信誉背书,储蓄一直在继续,这个游戏就能玩下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增长,也能不断地消化风险。 事实上,这种金融机构的本质是用制度来对抗各种风险,包括任何人都无法对抗的系统性风险。 支撑银行模式走下去的核心就是制度性安排。 另外一类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投资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等。 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是无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也就无法通过吸储来进行资金池运作。它们的盈利模式很简单,一种是代理,一种是自营。代理业务本身不承担风险,赚取的是无风险的服务费。 由于这类金融机构的本质是帮助风险定价的证券化模式,机构可以自己持有一定额度的风险头寸,即自营业务。 事实上,如果业务操作得当,这部分的盈利会远超代理业务的收入。像次贷危机之前,大量投行都乐于持有大规模的次级债,从而形成账面大额盈利。但是由于持有了头寸,必然意味着也要承担风险,而一旦风险来临,这些头寸就会成为你的噩梦。 从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两种业务模式来看,事实上,过去市场的风控一般也就是这两种模式。 一种是以银行为代表的信贷化模式。 它的本质是通过制度安排,利用中介机构的规模优势和期限错配,让风险在经济运行的长周期中被化解。制度安排其实是银行能活下来的根本原因。总体而言,当银行达到一定规模后,个人能力在银行体系内不再起主导作用,会不断分化和瓦解。也只有如此,银行才能稳定地发展到一定规模,凡是依赖个人能力的商业模式都是无法持续扩张的。 另一种就是证券化模式。 证券化的本质是让核心风险在市场中寻求自我定价和平衡,最终让风险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转移。证券化不是承担风险,而是让风险通过市场得到合理的配置。采用证券化模式的机构最终比拼的是风险定价能力,而并非承担风险的能力。 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 我国是典型的信贷化主导的国家,信贷规模全球第一。 这种间接融资占主导性地位的优点,是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具备极强的控制力,而且在有效计算信贷总量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缺点是因为无法通过证券化来分解和分摊风险,有可能会被倒逼产生极大的系统性风险。 总体归纳,信贷化模式是总量可测下的风险不确定性。 证券化的优点,是让风险在自我承担和自我定价中不断分解和暴露。但由于证券化是个风险流动的过程,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风险在市场中出现总量不可测量的情况。如果市场堆积了太多的风险,而又无法进行测定,一方面会加剧投机成分,一方面则会形成比信贷化模式更可怕的风险。因为每个主体都可能承担了超越自我承受能力的风险,最终形成的风险会更高。 而美国就是典型证券化的市场,他这种链式传导的机制,把一个病毒带到了全球所有的开放市场,他的本质其实是基础资产出问题带来的链式传播的过程。美国通过风险不断的转移和对冲,将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投资人都捆绑到一条线上去,源头出现问题,整个国家的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其实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 显然会有传导,但是并没有把所有的风险困在一条链上的可能,虽然这两年具备了一些基本链式传导的情况,但是已然不具备出现证券化的特征。 前几天财新有一篇文章说是大资管硬着陆,提到目前将近有90万亿元资管市场。 截至2015年底,银行理财规模已经逾23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逾16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规模逾11万亿元,保险自己发行的资管产品规模为1万多亿元。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38.2万亿元,其中券商及基金子公司的资管规模分别都在12万亿元左右。 怎么看这个问题,还是回到我在前面说的,其实判断一个风险是否会传播的核心就是A出事跟B出事是否有关联,关联度有多高的问题。 在 每个资产管理产品之间的关联度是很低的,你死了不代表我也死了,甚至也不代表你死了我就会赚的更多的情况。美国大部分都是捆绑的,你死了,我也跟着死,个别之间存在博弈,你死了,我就赚你的,无论怎么算,都是关联性非常高的。 但是,但是 谈不上任何的关联性,各个资管机构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找饭吃。 结果会是怎样呢?结果无非几种,都挺好的,或者都挺不好的,或者有的挺好,有的挺不好。 无非这三种,这三种的结果其实都不会是让 出现金融危机,因为他的链式传导机制很单一, 的资产管理机构最多三层传导,第一发行机构,第二层销售机构,第三层投资人,撑死了三层,这三层的情况来看,那层死了,都不会出大问题。最多的情况是什么呢?倒闭几家银行?引爆几个地雷? 前面说过了,你倒闭一个银行跟我倒没有必然关系,你倒你的,我做我的,大家不关联,这种重要机构之间不会链式传导的体系,很难形成系统性风险,撑死了的局面就是很难看,东出一个事件,西出一个事件,只会节点性爆发,可能关键的问题只是在于,多少节点会出问题?一个两个,还是十个二十个,一百个两百个,不得而知,每个点出现一次问题,波及的就是几百上千人,最终可以相对乐观的看。 从国家角度看,未来几年区域性的高发性的金融小危机将是不断出现的结果,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应对,但是大危机我并不认为会存在。 我个人感觉,政府对p2p等互联网金融的鼓励本质上是一场消灭钱的阳谋。 互联网金融是充当了市场上很有效的去杠杆的工具,从而替政府很大程度上分忧解难了。 我们从过去几年银监会的一系列动作来看,我自己还是觉得银监会的整体思路其实一直是在为 银行业信贷危机做着准备,这个准备很多年了,我觉得过几年历史会给刘主席一个很不错的评价,现在还看不出来,他在任的时候推动了两个事情,第一个事情是大量次级资产从银行体系的剥离,房地产、政府债大面积排查,摸底,然后不断的压缩规模,从银行体系撤离到信托、资管、基金子公司等领域中去,现在甚至到了P2P领域去了。 这个的背后,是什么呢? 是为了在发生信贷危机的时候,能尽量保证银行业不出大的事情,保证银行业的系统稳定,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的投资人,虽然也有不少穷光蛋,但是总体而言,还是高富帅居多,出了大面积违约的时候,相较于银行的储户而言,相对承受力更强,我们其实也只能这么理解了。 所以我在2012年就写了篇文章,认为我国的金融改革一系列的重点其实就是为了消灭钱,这更多是一场阳谋论,不是阴谋论,而是现实的情况。 2012年度金融回顾,我在凤凰周刊上写过一篇封面文章,里面提到信贷危机是必然会在2013年或者2014年发生,大规模违约频发的时候,确保银行业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P2P某个程度其实是扮演了垃圾债的接盘方的角色,虽然明知道会出现问题,但是总好过其他机构出问题。根本上是政府鼓励和希望市场上的钱都尽可能尽快的被消耗掉,这是一场消灭钱的运动,我们可以理解成是金融去产能过剩的逻辑。 未来的金融改革的破局会从债券市场开始,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债券市场的发达,会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除了银行高利贷就是非银行高丽贷的格局。 很多游荡在高利贷区域里的企业,会可能落地到债券市场,而融资成本得到大大降低,从而变相拉低了其他金融机构的放贷利率,或者直接参与到债券市场从事交易,毕竟相比之下,债券的流动性要远远好于单一的债权交易。 所以,债券市场,将改变以银行为主导的债权市场格局。
作者:江南愤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