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额以几何爆炸方式增长,其中金融租赁的贡献额占80%以上。那么到底金融租赁公司是怎样来的,为什么沉寂20多年在近几年才凸显出了?笔者亲自参与申办中国第一家金融租赁公司,因此回顾一下历史,让人们能知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为更快、更好地健康发展自己提供一个参考。 金融租赁公司的起源 说起金融租赁公司的起源,先要了解当时的背景。 融资租赁公司起源于1981年,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技术和管理,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投资,组建了第一家中日合资的中国东方租赁公司和第一家内资的中国租赁公司。因为两家租赁公司都需要进口设备,所以都需要经过外经贸部批准进出口许可业务(不是审批融资租赁业务。当时开办外贸业务是审批制,现在已转为备案制)。 为了隔离境外金融对境内金融领域的冲击,人民银行负责管理国内金融体系,境外金融机构的进入中国因属“利用外资”,虽然是金融机构投资,但交由当时带“外”字的对外经济贸易部审批和管理。后来设立的中外合资的融资租赁公司都集中归属外经贸部审批与管理。按照当时的管理制度是不允许外商独资在中国设立融资租赁公司。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现在的商务部。 内资的融资租赁公司是由当时的部委或部级公司来审批管理。如:中国外贸租赁公司由外经贸部审批管理、中国电子租赁公司是由电子工业部审批管理的。有些租赁公司是由带有行政色彩的投资股东审批的。如:中国租赁公司(中信)、中国华阳租赁公司(华阳)。还有一些地方色彩的租赁公司如:上海新世纪租赁公司、浙江租赁公司、江苏租赁公司、河北租赁公司、四川租赁公司、甘肃租赁公司、山西租赁公司、新疆租赁公司、深圳租赁公司等。它们当中大部分是有中国租赁公司的下属分公司或代理部升格组成。还有的租赁公司是信托投资公司的下属地方公司设立的。如:广东国际租赁公司、海南国际租赁公司、武汉国际租赁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起源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6年,是在中国金融改革的第一波浪潮中与信托、保险、融资租赁、信用社、典当一起成为第一个非银行金融机构族系列。保险后来被分出去,典当因不适于监管而取消金融监管。这个非银行金融族后来又增加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 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就是在这个历史环境下转制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租赁公司,统一归人民银行管理,也就是现在的金融租赁公司。最先申请的是中国电子租赁公司,但笔者得到消息后,做了一些公关工作,使所在中国外贸租赁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租赁公司。 内资企业转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后,因行业整体经营不善,设立新的融资租赁公司受阻,长达10年之久,没有新的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后来商务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合批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大批厂商设立了自己的融资租赁公司。成为融资租赁业的另一重要分支。外资租赁公司和内资租赁公司过去由商务部两个部门管理,现转为一个部门管理,今后设立非金融机构融资租赁公司的审批工作,将不在分内资或外资企业。不过至笔者发稿时,这个新规定还没有出台。 不管是内资融资租赁公司还是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当时都有中国的银行入股。1997年因为金融租赁公司整体经营不善,外债压力增大,当时的朱镕基总理兼人行行长要求中国的银行退出融资租赁业,并禁止银行给融资租赁公司提供信贷资金,金融租赁到了崩溃的边缘。 金融租赁公司第一次洗牌 1999年,因当时的金融租赁公司因租赁环境不好,多数公司都不做租赁业务,而去做一些不务正业的事情,如:高息揽存、炒股票、炒房地产、直接投资产业等,最终导致行业整体性濒临破产。人民银行为此在秦皇岛召开了决定金融租赁行业未来生死的会议。要么像典当那样转出金融机构,要么重组新的金融租赁公司。 当时的深圳金融租赁公司成功重组没要人民银行出一分钱,给人行带来了监管的勇气和希望。因为当时金融机构的破产需要人行拿出一部分资金补偿受害者。深租的重组经验成为后来的金融租赁公司重组的榜样:人行只出政策不出钱,由民营资本接管不良资产的金融租赁公司。为此出台了人行版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并规定所有人行审批和管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租赁公司都要挂名“金融”租赁公司。而且规定只有人行审批的融资租赁公司才可以冠以“金融”头衔。从此, 政策出台后,深租由三九集团重组、新疆、上海新世纪由德隆重组、川租由托普重组、甘肃租赁由东欧系重组、浙租由明天系重组。被破产清算的金融租赁公司有:华阳旗下的中国华阳租赁公司、广东国际投资公司旗下的广东国际租赁公司、武汉国际投资公司旗下的武汉国际租赁公司、海南国际投资公司旗下的海南国际租赁公司、都随股东的破产、关闭而被清算。 本着审慎的原则,金融监管部门从1986年批准的第一家外贸金融租赁公司到1995年最后审批的河北金融租赁公司,共审批了16家金融租赁公司,第一次洗牌后剩下12家租赁公司。直到2007年批准的第一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12年内没有批准过一家新的金融租赁公司。其中中国租赁公司和中国电子租赁公司因负债额实在太大,多次尝试重组失败,直到现在也没有这两家公司公开破产的消息,在统计报表里也看不到这两家租赁公司的名字,似乎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经过第一次重组后,号称12家金融租赁公司,实际上只有10家金融租赁公司在运转。当中民营企业发现:拿到金融牌照没有带来许可经营的金融业务,虽然租赁做的不错,行业也有许多创新和回归。但最终这些上市民营企业还是以租赁的名义为股东炒股圈钱,又引来金融租赁的第二次重组。 金融租赁公司第二次洗牌 2004年人大《融资租赁法》立法工作搞的如火如荼,许多部委都开始认识和关注融资租赁。12年没批一家新金融租赁公司的银监会也开始重新审视金融租赁,重新出台了新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开始设立了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银行业从此又重返融资租赁业。 同时由急于转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重组民营控股的金融租赁公司。如:华融重组浙租、东方重组外贸租赁、长城重组新疆租赁、信达重组甘肃租赁、国开行重组深租,重组后公司的名称都冠以股东的头衔。其他的金融租赁公司也有银行参与重组。四川金融租赁公司曾被中石油重组,但进去后退不出来,后来又独立地设立了中石油的融资租赁公司。川租就此也无声无息了。 从此金融租赁公司出现了新的血液——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开始是以试点方式审批了资产超过800亿的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第二批增加了中石油这样的大型央企。最近又有一些企业股东在安徽设立皖江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获得批筹。金融租赁日后不在是银行系金融租赁的代名词了。 经过二次重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因具有天然的资金优势和扩大信贷规模的欲望,金融租赁公司的营业额呈几何爆炸似增长。成为中国融资租赁业最亮眼的一个体系。随着金融租赁资产纳入信贷规模管理和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逐渐成熟,现在关注租赁物的增收价值,做新增固定资产的融资租赁业务的比重,越来越多。虽然大家依然在喊创新,但本质上都在回归简单融资租赁。这就是融资租赁的神奇处:孙悟空再有本事,也不能离开如来佛的手心。 金融租赁非金融机构所有 金融在中国,一直被认为有国家主权信用担保的产业。因此租赁公司一旦冠名“金融租赁公司”那么一定以为是金融背景非常强,出了问题有国家兜底的金融机构。虽然两次重组,金融租赁公司中,除了给川租重组时因有吸收个人存在的债务,由人行补偿外,国家并没有拿出太多的钱来“救”金融租赁公司。而且金融监管从发钞的人行分离出给银监会管后,以后的金融机构破产,银监会想赔都拿不出钱来。 虽然“金融”不再是金融管制时代,且银监会改版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只有金融机构的融资租赁公司才可以冠名“金融租赁”公司。但因没有和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协调好政策,依然有不是金融机构的融资租赁公司也可以冠名金融租赁公司。如恒信金融租赁公司等四、五家商务部管辖的融资租赁公司也冠以“金融租赁公司”头衔。 另外香港2002年10月有一家中国金融租赁集团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他们用“中国金融租赁”的顶级名号在中国的融资租赁业活动。因此不要看到“金融租赁”就认为必然是银监会监管的融资租赁公司。商务部或境外的租赁公司也可以冠名金融租赁。 其实“金融租赁”如何称呼本身并不重要。它是一个外来语,“finical lease”可以翻译成“金融租赁”、“融资租赁”或“财务租赁”。在操作上没有任何的区别。只不过在中国被人为地分为金融与非金融的区别。真正的“金融”租赁公司其租赁资产需具备金融属性: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如果租赁公司的资产不具备这样的特性,就算是法定戴上“金融”的帽子,做的也不是金融业务。反之就算没有冠以“金融”的帽子,如果其资产具有流动性,其资金来源有控股股东集团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支持,本质上就是“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租赁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