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來看看丹麥奧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怎麼製出模型,根據團隊發表在《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的研究,團隊的實驗首先從歐洲各國資料出發,收集各國氣候預測再分析系統(CFSR)的輻照度資料後,再透過地表太陽輻射資料與全球性應用方法加以校正,最終再轉換成發電量,最終得出太陽能長期、每小時的時間序列。
團隊聲稱,該模型不單單依靠太陽能的歷史發電量,因此不管該地點有沒有裝設太陽能板,都可以精準預測,工程系助理教授 Marta Victoria 表示,團隊已收集全球各地 38 年來的太陽輻射、天氣與溫度資料,空間解析度則落在 40×40 公里,之後再與歐洲各國的太陽能發電紀錄進行比對。
Victoria 表示,團隊發電量模型相當精準,不管是在全球面、區域型或是地方層面等都有兼顧到,可以告訴那些感興趣的人,太陽能在哪裡會有何種效益,又適合採用哪類安裝技術。
不過奧胡斯大學並非第一個研發「世界級」太陽能預測系統的團隊,先前國際太陽能組織(ISA)跟世界銀行便攜手推出全球太陽能發電地圖 GLOBAL SOLAR ATLAS,根據 1994 年到 2015 年的全球每年每日平均垂直日照度等資料,建立出空間解析度為 1 公里預測系統,不僅可以得出每個地點的平均垂直日照度、全天空輻射、太陽能發電量等等,還能根據位置選擇太陽能系統規模、方位、角度來估算發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