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常规化转型的政策背景
稳增长、调结构、促是当前和今后经济金融工作的大局。金融运行总体稳健,但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工具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2013年7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67号),要求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盘活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2013年7月15日,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将盘活的资金向小微企业倾斜。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ABS)试点。
资产证券化常规化转型的六大障碍
尽管宏观政策层面逐步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常规化转型的决心较强,但是资产证券化业务,特别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距离真正的常规化转型尚有较大差距。具体的障碍与未来转型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大方面:
1. 缺乏统一的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框架
目前缺乏统一的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框架,其中影响较为明显的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缺乏统一的合格标准定义。目前,各部委会关于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部门规章,通行的做法是简单归纳合格基础资产的法律和业务属性,再用例举法详细列明可以入池的合格资产类别、名称。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定义方法难以完整涵盖资产各种形态、种类,并且执行标准可能不统一,在这里是合格的,在那里又可能是不合格的。不同监管机构的认定、监管标准不统一,各自更加注重自身部门利益的需要以及对监管责任的逃避,严重抑制了市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大大降低了市场效率。因此,需要有更高位阶的立法,以打破部门规章的藩篱,用资产“适格”立法标准代替部门行政审批。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8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面也强调了“要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产品标准和监管规则,加强证券化业务各环节的审慎监管,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2. “真实出售”与“破产隔离”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资产证券化的“真实出售”与“破产隔离”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根据前期的证券化实践,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存在较为明显的制度缺失。现行法律中除了买卖交割之外,能让证券化资产从原始权益人独立出来的法律制度主要是信托。但是,目前《信托法》中对于信托财产的权利归属较为模糊,对于信托受益权等新型财产权利缺乏对其法律属性的明确界定,从而不利于信托关系合法性的保护。在信托财产登记制度不完备的情况下,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和抗辩力是有所欠缺的。除此之外,目前所有金融资产管理机构中,唯有信托公司能够全面合法使用信托法律关系。证券公司通过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目前无法将其法律关系明确为信托关系。根据《证券法》第六条的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这使得证券公司难以名正言顺的开展信托业务。另外,根据国务院行政法规《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的规定:“证券资产管理客户的委托资产属于客户”,使得券商资产管理计划的财产无法与客户的资产相独立,从而只能被认定为委托代理关系。
3. 基础资产登记公示制度缺失
目前与资产证券化相关的基础资产登记公示制度严重缺失,特别是信托登记制度亟需补充完善。基础资产要实现“真实出售”建立覆盖面广、法律效力高的登记公示制度尤为重要。法定登记制度规定的登记类型主要有房(地)产、工商、港监、民航等管理部门分别管理的不动产、动产、船舶、航空器等,其登记(产权或抵质押权)具有法定公示效果,可以产生排他的优先权或抗辩权。但在证券化资产中存在大量的新型财产权利(比如收益权、受益权等),现有的法定登记制度不能涵盖,而依托于部门规章的登记制度其法律效力层级低,保护效果存在一定的弱势和不确定性。未来扩大试点阶段及常规化转型过程中,建议完善资产证券化中的债权、物权转让与通知制度。通过特别法的形式对于资产证券化中的债权转让与通知进行专门规定,以利于基础资产的“真实出售”。
4. 市场主体参与证券化的意愿相对较弱
资产证券化试点阶段,各市场主体参与证券化的意愿相对较弱,市场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对于发起机构而言,由于试点阶段审批较为严格,监管部门往往过分强调选取优质资产进行证券化。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发起机构主要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企业资产证券化中,发起机构往往是信用程度很高、经营规模很大的央企国企。以上机构本身具备较为稳定的融资渠道,且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将其所持有的优质资产剥离进行证券化处理的意义并不是很大。而由于试点额度有限,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城商行、金融租赁公司及中小型工商企业而言,虽有较为迫切的资产证券化需求,但是却较难获得批准参与其中。对于特殊目的管理机构信托公司而言,目前盈利空间相当有限。由于试点阶段中优质资产往往被发起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所主导,信托公司参与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实际操作过的项目中,不少信托公司参与一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能需要耗费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实际获取的管理报酬非常有限。因此,当前信托公司参与资产证券化的意愿普遍较弱,大多数具备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信托公司并无专门的资产证券化团队开展此类业务。因此,建议未来相关政策鼓励将发起机构更多向有迫切需求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城商行、金融租赁公司及中小型工商企业倾斜。这样才能更好的顺应市场需求,促进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8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面指出的“将有效信贷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倾斜,特别是用于“三农”、小微企业、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等建设”,应当是资产证券化业务未来常规化转型的着力方向。
5. 资产支持证券流动性较差
资产支持证券流动性较差,缺乏统一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平台及场所。目前,资产证券化的交易场所主要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与证券交易所。但是,目前两大交易场所的流动性均相对较差,且由于受不同部门监管而被割裂,跨市场发行有较大难度。目前,在深交所挂牌的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的交易金额是所有市场中最大的,如果考虑产品的存续期,则平均年化换手率仍普遍低于130%。上交所和银行间市场产品的平均年化换手率更是低至5%以下,而美国相应产品的年化换手率高达500%至800%。产品换手率低导致投资者很可能需要持有至产品到期,并且对于流动性较低的产品,投资者往往希望得到更高的风险补偿,这就要求产品发行者要承担更高的融资成本。
6. 风险管理经验不足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管理相对缺乏经验。“次贷危机”的爆发,充分揭示了资产证券化与其他金融业务一样,同样存在各种风险。具体而言,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包括基础资产的选择与评级风险、现金流风险、基础资产相关市场变化风险、利率变化风险、提前偿付风险、操作风险等等。由于在试点阶段,发起机构提供的资产均非常优质,出现以上风险的可能极低,从而导致发起机构以及资产管理机构缺乏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也缺乏相关风险的管理经验。
综上所述,以上六大问题仅为资产证券化业务常规化转型当前所要面临的最主要障碍,并且各大障碍之间彼此相互牵连,唯有以上问题得到充分全面的解决,资产证券化才有可能真正地形成市场规模,才有可能成为常规化业务普及开展。
免责声明:本站行业新闻资讯栏目所提供的内容有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并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所转载的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站内提供的部分文章和图片资源或是网上搜集或是由网友提供, 若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或权益,敬请来信来电通知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