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媒体报道说可能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浏览该报道文后的评论,竟然有人在担心“银行把不良资产抛给公众”。这显然是过度担忧了。其实,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有其自身逻辑的,不会是纯粹“谁坑谁”的事情。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逻辑成立吗?
主要结论
(1)资产证券化有其独特的逻辑,主要用于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2)不良资产证券化所发债券风险较高,能够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3)银行不良拐点难现,但通过证券化加速处置不良,构成利好。
昨日,媒体报道说可能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浏览该报道文后的评论,竟然有人在担心“银行把不良资产抛给公众”。这显然是过度担忧了。
其实,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有其自身逻辑的,不会是纯粹“谁坑谁”的事情。
一、背景回顾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并不是新事物。美国早在1938年成立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FNMA,房利美Fannie Mae的前身),其主要功能为从市场募集低成本资金,用于向银行收购住房抵押贷款,形成了资产证券化的雏形。
然后1968年成立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overnment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GNMA,俗称Ginnie Mae,即基利美),由其向银行收购住房抵押贷款,并以此为支持发行过手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y),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信贷资产证券化。
1970年美国成立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FHLMC,房地美Freddie Mac的前身),收购传统住房抵押贷款并发行类MBS的参与凭证,并赋予FNMA相同功能。
所以,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的最初功能,是因为银行没那么多资金可用于放贷,无法支持的“居者有其屋”计划,所以主持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买走贷款(资金来自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给银行提供资金来源。
此后美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持续扩张,也不再局限于住房抵押贷款,并陆续被各国效仿、推广,在也引起广泛讨论与研究。2005年左右,我跟着硕士导师做课题,开开心心地起草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内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随后,央行[微博]与银监会于2005年4月20日出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信贷资产证券化工作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其实在2004年便启动了)。我们所憧憬的美丽新世界似乎要到来。
但我太天真了。2005年开始试点后,几家机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试点了几笔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类别包括住房抵押贷款、不良贷款、普通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还算比较齐全的(连不良贷款证券化也试点过了),但总量却很小。要知道,在美国,信贷支持证券是仅次于国债的第二大债券类别,却试不出什么名堂来。
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后,监管层于2009年初暂停了试点。虽然监管层未公开说明暂停与次贷危机有关,但当时市场普遍认为暂停是因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也反映出监管层的极度谨慎。
二、金融模式与逻辑
金融的本质是资金的融通,不同的融通模式(金融模式)有着不同的逻辑。
先看金融模式:
银行的传统业务是间接融资。储户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将其用于投放信贷,信贷的各项风险由银行承担,银行以其自身实力维护储户资金安全。
与之对应的是直接融资。金融中介帮助融资者发行证券,协助将其卖给投资者,以实现资金融通。但金融中介并不以自身信用介入交易,它只是起到撮合作用,就是牵红线而已。金融中介是证券的承销商,一般是投资银行,但商业银行也能做债券的承销。
信贷资产证券化则是一种把间接融资转变为直接融资的方式。银行先用储户的钱发放贷款(这是间接融资),然后把贷款包装成证券,发售给投资人(银行自己收回了资金)。最后形成的局面,就是投资人直接持有了债权,是直接融资。
金融模式很清晰,逻辑的细节却耐人寻味:
间接金融的本质,是银行通过自身信息生产的劳动(包括调研、监督、服务借款人),掌握了借款人的信息,并以此信息为依据实现风险定价,发放了贷款。这些信息都是银行的劳动成果,也是其私有财产,这信息也是银行收入的来源之一(银行别的收入还包括为储户承担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而获得的回报)。这是间接金融的逻辑。
直接金融模式下,银行承销债券,它们付出的劳动也包括调研借款人,以及为整个债券发行过程提供专业服务。但它们调研获取的信息最后被公布(不是私有的),让公众获知,公众以此来为债券定价。发行证券时,要把信息披露给证券投资人,这是常识(如果是公开发行的证券,那么就是提供给公众)。所以,银行并不靠这信息赚钱,而是赚尽调(获取信息)和其他专业服务的劳务费。可以理解为卖信息。这是直接金融的逻辑。
概括一下:
间接融资的逻辑,是银行生产了信息,然后自己靠这信息去赚钱;而直接融资的逻辑,银行也生产了信息,然后把这信息卖给大众,以此赚钱。
一个是信息自用(信息是他的资产),一个是卖信息(信息是他的商品),逻辑完全不同。
但在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下,就是让银行原本自己用来赚钱的信息,要拿出来卖给证券投资者。
试想,假设你是一个生意人,原本拿着一件资产能帮你赚钱,你为何会卖掉它?最先想到的理由是:你需要用钱(流动性)。
这就得出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功能:银行需要变现贷款,获取流动性。
获取流动性,一是为了应对流动性风险,二是为了拿回资金去做更赚钱的事。
三、流动性管理工具
上文的逻辑中,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信贷资产证券是一种流动性管理工具。银行需要现金,贷款却不能提前收回,所以就把贷款包装成证券卖给投资者(信息要一并卖出去)。
既然是流动性管理工具,那么我们就要考虑银行有没有流动性管理需求。很显然,在过去的利率管制时代,流动性管理需求并不强烈。
利率管制时代,存贷款利率变化很小,存款余额的变化也不大,银行发完贷款后,就可以一直持有吃利差,很少遇到需要变卖贷款的情况。
但现在利率接近市场化了,会出现两种情况:
(1)利率波动。假设存款利率上升,而贷款利率不变,利差收缩。如果能把低息贷款变卖(当然,这未必卖得掉),再发放更高利率的贷款,就能保持盈利空间。
(2)存款波动。如果存款出现流失,银行可短期先问同业或央行拆借资金应付,然后再卖出贷款,收回现金,偿还同业负债。
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在2005年启动试点后,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并没什么起色。在利率依然管制、银行业蓬勃发展的十年中,银行们盈利丰厚,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不大,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并无迫切需要。
而从现在开始往后看,环境已变,毫无疑问,银行们会欢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因为这是变卖贷款的少数渠道之一。
我们确实也看到,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总量在近年快速上升(2012年试点转常规)。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总量在近年快速上升
四、从工具到业务
回收流动性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拿资金去做更赚钱的事。所以,信贷资产证券化除了单纯流动性管理工具外,也是盘活存量的工具,能够成为一种主营业务。
比如,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存款)有限,假设只有1000元可用于放贷。而达标的借款人却很多,提出了1200元的借款申请。那么,理论上,银行先做1000元的贷款,然后把其中200元用资产证券化的方法变卖,收回200元,再去做剩下的200元的贷款。
这种模式,信贷资产证券化不再是“流动性管理工具”,而变成了拓展业务的做法。也是银行未来的“轻资产”方向。
在表外扩大生意是好事,但在银行业,这一任务似乎被银行理财产品履行了。对此,我们先看一眼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流程图,便可知道,这活并不轻松,还涉及太多的参与方。
但理财业务也有缺陷,信息很不透明,业内通行刚性兑付,用更规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来替代之,也是大势所趋,但这需要很长时间。
五、证券的核心是定价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中履行的功能是流动性管理工具,也就是银行变卖资产,收回资金。
和任何证券一样,核心问题是定价,而定价公式是未来现金流动的折现。
只是,不良资产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很大,折现率会很高,所以价值会低,远低于其面值。
所以,该资产包装成证券出售时,如果定价是合理的,那么必然是大幅折价出售的(折价部分是银行承担的损失)。所以,说银行通过卖不良资产证券化来坑大众,是无稽之谈。
但我们需要有充分的信息,对损失的可能性(风险)进行预判,以便设定折现率。不良资产的难点就在于此。它未来的现金流实在是太不确定了,任何预计折现率的尝试,都不敢有十足把握。
对此问题的分析,我们回归到前面“信息生产”的方法上。
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会生产其有关信息,用于风险定价。这里的信息,最终是用来判断这类贷款的不良率。比如一类企业共发放1000元,不含风险溢价的利率定为5%。银行分析后预计,这类贷款的最终不良率可能是1%,它就将利率定为6%,就能弥补预期不良率。如果怕自己万一预计不准,那么再加1个百分点,利率定为7%,用来弥补额外可能的不良率。
这就是生产信息并将其用于风险定价的原理,也就是事前用信息预计不良率。假设事后,真的发生了1%的不良率,说明银行预测还算准确。但现在银行面临的新问题是,要为这1%的不良资产,再次预计其最终损失率。
最后,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出来的证券,有点类似于垃圾债、次级债。它们风险和收益均较高,有助于完善我们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但出售时要做好合格投资者遴选。
再把这证券分级,分成优先和劣后。优先级风险相对低。劣后级有时由银行自己持有。但这种情况下,风险就没转移出去,也就说不上“卖断信贷”,只是实现了现金回收功能。
六、对银行的影响
对银行来说,不良资产还在增长。在经济下行的阶段,基本上不要指望不良升势扭转,银行更多是考虑如何尽快处置不良。
除自行核销外,传统做法是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包括四大公司和省级公司)。部分民营公司也在从事收购不良资产的工作,但监管地位不明。
若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则多了一条渠道出售转让不良资产,能够帮助银行加速处置不良。但在资不良产选择上,却令人纠结。不良资产按现金流的确定性程度做个排序:毫无现金流的烂账肯定是没法证券化的,而现金流确定性越高,银行就越愿意自己持有。
而若让资产管理公司先从银行收购不良,再由他们发起不良资产证券化,则能起到扩大资产管理公司资金来源的作用,扩大其业务总量,收购更多不良,也是帮助银行加速处置不良。
所谓处置不良,基本上就是折价转让(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或通过资产证券化转让给证券投资者)。银行承受折价的损失,但盘活了部分资金,可用于别的投放(相当于止损,然后把资金改投其他赚钱的地方),对银行自身、对整个经济都是好事。
(本文作者介绍: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CFA持牌人,曾供职于浙商证券、光大证券研究所,担任金融行业分析师,2015年7月加盟东方证券研究所。)
免责声明:本站行业新闻资讯栏目所提供的内容有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并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所转载的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站内提供的部分文章和图片资源或是网上搜集或是由网友提供, 若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或权益,敬请来信来电通知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